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译者主体性视域下的周瘦鹃、刘半农译作个案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1 21:00

  本文关键词:译者主体性视域下的周瘦鹃、刘半农译作个案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过比较分析周瘦鹃和刘半农各自译本中The Pride of the Village的少女形象,发现两份译作有着迥然不同的翻译策略和风格,周译对原文做大幅度增删改,把原作中的异域少女变身为中国特色的古典美女,语言华丽煽情,风格哀伤,侧重渲染男女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爱情;而刘译则直译为主,很好地保留原文意义,语言清新朴实。根据译者主体性视域的体验认知理论,这些差异源于两位译者迥异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审美,是译者个体身体学和意识形态身体学两者糅合的结果。
【作者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文学与传媒系;
【关键词】译者主体 译文比较 周瘦鹃 刘半农
【基金】: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2015年青年教师发展基金立项课题“译者主体性视野观照下的周瘦鹃与刘半农翻译比较研究”(2015QJY002R)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花笺记》英译研究”(GD13XWW01)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一、译者主体性概念与译作介绍(一)译者主体性概念与发展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1]。近年来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蓬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季淑凤;李延林;;译介·转型·影响:“翻译规范”与周瘦鹃的小说翻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2 蒋芬;;论诗学对周瘦鹃翻译的影响[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李德超;王克非;;译注及其文化解读——从周瘦鹃译注管窥民初的小说译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4 闫一菲;;从《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看周瘦鹃的翻译风格[J];当代小说(下);2011年03期

5 邹彬;;周瘦鹃文学翻译特征刍议[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8期

6 郭高萍;;论意识形态和诗学对翻译的影响——浅析周瘦鹃译作《欧美名家短篇小说》[J];新学术;2007年06期

7 乔澄澈;;周瘦鹃短篇小说标题翻译策略[J];语文建设;2012年22期

8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亚男;论周瘦鹃翻译活动对其创作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5年

2 王雅玲;周瘦鹃翻译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译者主体性视域下的周瘦鹃、刘半农译作个案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2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442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f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