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的祛魅——论本雅明的视觉思想
本文关键词:形象的祛魅——论本雅明的视觉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视觉文化转向使视觉形象日益成为文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形象之所以具有魔力是因为它拥有光韵。光韵具有不可接近的神圣性、此时此地的本真性和凝神静观的视觉性。在本雅明的形象思考中,以波德莱尔、普鲁斯特、卡夫卡等为代表的先锋艺术是一种形象被"祛魅"了的艺术,即"后光韵"艺术。"形象的祛魅"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形象的去神圣化,即打碎笼罩在形象周围的神圣光环,使其人性化、世俗化;二是形象的去审美化,即打破美的形式规范,使形象变形、扭曲、夸张,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片段的、谜一样的视觉形象"。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
【关键词】: 视觉文化转向 光韵 形象的祛魅 讽喻 拯救性批判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19)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ZW007)
【分类号】:J02
【正文快照】: 对视觉与视觉效果既迷恋又焦虑的双重心理,日益使我们卷入到以形象为主因的视觉文化之中,也使形象问题成为各种文化批判与意义争夺的主战场。形象的魔力在哪里?形象的魔力为什么会在今日消失?形象的祛魅会给我们的文化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该如何应对?本文将结合本雅明的视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谋;本雅明之死[J];读书;2003年02期
2 罗如春;灵韵脉脉尽氤氲——论本雅明的“灵韵”观[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研究生论丛);2003年S1期
3 斯蒂芬·布隆纳;朱宁嘉;;修复碎片:瓦尔特·本雅明的救世唯物主义(第一部分)[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4年00期
4 马友平;古典与现代的交融——对本雅明“美”的独特含义的解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赵勇;于闽梅;;笔谈:特定历史境遇中的本雅明[J];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02期
6 李云刚;;整合还是颠覆:阿多诺与本雅明之争[J];求索;2007年03期
7 纪逗;;本雅明的历史观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3期
8 刘思聪;;震惊体验与艺术的政治化潜能——本雅明论电影与摄影[J];文艺评论;2008年03期
9 马大康;张书端;;作为艺术生产力的技术——本雅明论艺术与技术[J];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10 张典;;本雅明的救赎历史观[J];襄樊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加才;;本雅明理论的怀旧主题及其当下意义[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凤祝;;救世理念与历史唯物主义[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3 尹树广;;本雅明的历史政治哲学(草稿)[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孙斌;张艳芬;;从叙述的没落到电影的兴起:对本雅明美学思想的一个考察[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1)[C];2013年
5 陈祥勤;;神性语言、柏拉图理念和历史的弥赛亚救赎——本雅明的历史哲学的神性基础[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展;本雅明的天使[N];中华读书报;2014年
2 无痕;多面的本雅明[N];北京日报;2001年
3 河西;梦幻童年:本雅明的思想札记[N];文汇报;2003年
4 谭小歌;抗拒机械[N];光明日报;2009年
5 赵武平;“波西米亚人”本雅明的幻灭[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刘建茂;无奈中的智慧与创造[N];河南日报;2004年
7 张亮(南京大学哲学系);命运的关联[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8 陈鸿;他在莫斯科流露天真[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杨栗(书评人);“摄影”的野心[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10 孙斌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拉得更近与看得更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文杰;艺术“裂变”时代的美学[D];复旦大学;2009年
2 刘志;思与诗的张力[D];浙江大学;2005年
3 孙善春;神学还是马克思主义?[D];浙江大学;2007年
4 纪逗;论本雅明的历史和时间意识[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朝辉;困与解困:本雅明都市理论的精神视域[D];青岛大学;2010年
2 马友平;拯救与回归——本雅明现代艺术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范英豪;论本雅明的赎救美学[D];苏州大学;2002年
4 杜晓娟;论本雅明的文艺批评思想[D];新疆大学;2003年
5 樊柯;本雅明艺术审美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6 刘建茂;论本雅明的文艺思想[D];郑州大学;2004年
7 姚云帆;本雅明早期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吕瑞新;论本雅明艺术救赎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树娟;本雅明大众文化理论探析[D];兰州大学;2012年
10 张亮亮;本雅明文艺生产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形象的祛魅——论本雅明的视觉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6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476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