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从关联理论看《天堂蒜薹之歌》中的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

发布时间:2017-07-20 14:02

  本文关键词:从关联理论看《天堂蒜薹之歌》中的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


  更多相关文章: 关联理论 文化缺省 翻译补偿方法 最佳关联 《天堂蒜薹之歌》


【摘要】:本文从关联理论的研究角度对文化缺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根据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原则找出合理、有效的翻译补偿方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借助语言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交际活动。这个过程不可避免涉及原作者、译者和译语读者三方的双重明示一推理交际的动态过程。文化缺省是作者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它是认知交际过程的自然结果。而原文作者和译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不同,文化缺省很可能在跨文化语篇交际中导致误读或理解障碍。这就需要译者发挥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在译语中采取必要的连贯方法、策略,使目的语读者对语篇做出正确解读。在关联理论框架下,文化缺省翻译以最佳关联为参照,译者担任弥补文化背景的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的角色,努力使译文做到让译语读者以最少的认知努力来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使译语读者的阅读期待和源语作者的写作意图相吻合。葛浩文先生精通中英双语,深谙东西文化,作为一位语言大师在国内外文坛享有盛名,拥有丰富的及翻译成果。本文以葛浩文翻译的莫言作品《天堂蒜薹之歌》为文本进行研究。从关联理论视角分析研究葛浩文译本中具体的翻译实例,尝试归纳出其采用的有效的文化缺省翻译补偿方法。本论文共包含六章。第一章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框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首先介绍了《天堂蒜薹之歌》的研究现状,然后回顾了文化缺省与补偿、关联翻译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三章为理论框架。首先介绍了关联理论的相关定义、关联原则。接着将关联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文化缺省和翻译补偿。作者认为既然文化缺省本质上是交际中涉及认知的问题,而关联理论是以认知为主的交际理论,关联理论理所当然能够为文化缺省及其翻译补偿提供解释力。第四章是研究设计,提出该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以及相关的分析过程。第五章中,作者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详细探讨了葛浩文《天堂蒜薹之歌》英译本中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方法。第六章中,作者总结文化缺省补偿方法并期望对《天堂蒜薹之歌》的研究以及文学作品中文化缺省翻译研究有所启示和补充,为促进跨文化交流事业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关联理论 文化缺省 翻译补偿方法 最佳关联 《天堂蒜薹之歌》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bstract8-10
  • 摘要10-11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14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1-12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12
  •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2-14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4-24
  • 2.1 Review of The Garlic Ballads14-16
  • 2.2 Review of Cultural Default and Compensation16-18
  • 2.2.1 Previous Studies on Cultural Default and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Abroad16-17
  • 2.2.2 Previous Studies on Cultural Default and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at Home17-18
  • 2.3 Review of Relevance Theoretic Translation18-24
  • 2.3.1 Previous Studies on Relevance Theoretic Translation Abroad18-20
  • 2.3.2 Previous Studies on Relevance Theoretic Translation at Home20-24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4-33
  • 3.1 Introduction to Relevance Theory24
  • 3.2 Key Concepts of Relevance Theory24-27
  • 3.2.1 Context and Optimal Relevance24-25
  • 3.2.2 Communication as an 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25-26
  • 3.2.3 Cognitive Environment and Mutual Manifestness26-27
  • 3.3 Principles of Relevance Theory27-28
  • 3.4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28-29
  • 3.4.1 Translation as Interlingual Interpretive Use28-29
  • 3.4.2 Translation as a Dual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29
  • 3.5 Cultural Default and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29-33
  • 3.5.1 Relevance Theory Account of Cultural Default30-31
  • 3.5.2 Necessity of Compensation for Cultural Default31-33
  • Chapter Four Research Design33-35
  • 4.1 Research Questions33
  • 4.2 Research Methodology33
  • 4.3 Data Collection33
  • 4.4 Research Procedure and Data Analysis33-35
  • Chapter Five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for Cultural Default in The Garlic Ballads from the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35-58
  • 5.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ian Tang Suan Tai Zhi Ge35-37
  • 5.2 The Classifications of Cultural Defaults in Tian Tang Suan Tai Zhi Ge37-40
  • 5.2.1 Social Cultural Default38-39
  • 5.2.2 Religious Cultural Default39
  • 5.2.3 Political Cultural Default39-40
  • 5.3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Methods for Cultural Defaul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Theory in The Garlic Ballads40-58
  • 5.3.1 Literal Translation40-45
  • 5.3.2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Explanation45-47
  • 5.3.3 Free Translation47-51
  • 5.3.4 Adaptation51-53
  • 5.3.5 Deletion53-58
  • Chapter Six Conclusion58-60
  • References60-62
  • Acknowledgements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来;;从作者艺术动机看翻译中文化缺省补偿的方法[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李娜;;缺省预设和话语连贯[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年S1期

3 彭莉;;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贾丽伟;颜静兰;;翻译中的文化缺省透视[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吴磊;;论联络口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应对策略[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6 翟曼;;意识形态差异下的文化缺省与翻译重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7 刘伊俐;文化缺省及其在翻译中的重构[J];福州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8 王大来;从翻译的文化功能看翻译中文化缺省补偿的原则[J];外语研究;2004年06期

9 熊学亮;试论假定意义推导[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徐伟彬;;论语义的形态缺省与涵义补偿[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守华;;控制系统缺省设置不当处理对策[A];电厂管理与热工技术经验交流文集[C];2003年

2 黄晓微;;从关联理论看文学作品中文化缺省的翻译——以《假情妇》的翻译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李文;姜宏涛;;一种自组织模糊缺省模型[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8年

4 贺寿南;;法律视野中的缺省论证[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5 刘奋荣;;缺省逻辑如何研究非单调推理?[A];逻辑、语言与思维——周礼全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警惕缺省配置的陷阱[N];网络世界;2003年

2 马宏敏;大众文化与记忆缺省的一代[N];中国文化报;2002年

3 张汉军;VB程序发布时应注意的问题[N];电脑报;2003年

4 浙江 张冬青;Photoshop参数恢复大全[N];电脑报;2003年

5 湖北 周迪;LILO配置攻略[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傅丽;缺省逻辑的扩充[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向军;信任、缺省与偶在[D];复旦大学;2008年

3 廖涛;面向事件的文本表示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慧;评价要素的缺省识别与恢复方法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2 杜志华;文化缺省的翻译和信息理论中的冗余平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黄华;从关联理论看文化缺省的翻译[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骆阳;文化缺省的零翻译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5 杨舒婷;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补偿策略[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于梦tD;从关联理论看文化缺省的英译处理[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宋国辉;翻译中的文化缺省[D];山东大学;2010年

8 王艳;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连贯性理解[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9 靳宁;浅析《红楼梦》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D];南华大学;2007年

10 葛珊珊;《阿Q正传》两英译本中文化缺省重构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68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568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6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