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鹿文化符号背景下的盐城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鹤鹿文化符号背景下的盐城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摘要】:丹顶鹤和麋鹿作为盐城的特色资源,已成为盐城旅游宣传的特色"名片"。通过对鹤文化和鹿文化符号的历史脉络梳理,从中寻求一些创作灵感。文中通过对盐城麋鹿保护区和丹顶鹤保护区的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之上,以现代产品设计的视角进行构思和思考,力求为盐城地域文化产品设计寻求一些新的突破。
【作者单位】: 盐城工学院;
【关键词】: 鹤鹿文化符号 盐城 文化产品 创新设计
【基金】:2015年盐城工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指导项目《“鹤鹿文化”符号背景下的盐城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176
【分类号】:J05
【正文快照】: 一、鹤鹿文化符号溯源1.鹤文化符号特征和内涵鹤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出现,我们最早可以追溯到7500年之前,据历史学家孙文政考证,位于东三省(齐齐哈尔)地区的昂昂溪谷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原始先民采取鹤腿骨造成的乐器。这一时期鹤作为一种图腾文化的符号出现,继而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5500年文化遗址内建农业开发区引争议[J];华夏星火;2007年10期
2 戴维·纳特利;赫俊红;;水下文化遗址:开启历史之密藏[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08年04期
3 于耀洲;;关于齐齐哈尔市文化遗址保护与开发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9年02期
4 周阿江;刘思弘;;浦东军事文化遗址全市最多[J];浦东开发;2010年10期
5 麻红英;苏玉刚;苏彩红;;给历史留下完整的印记(下篇) 2007-2008年“世界百大濒危文化遗址”[J];科学生活;2007年09期
6 方陵生;;濒危的历史文化遗址[J];大自然探索;2010年06期
7 赵海燕;;高庙文化遗址——凤舞万年[J];老年人;2012年01期
8 林金木;;一处不应被遗忘的历史文化遗址[J];杭州文博;2013年01期
9 俞伟超;楚文化中的神与人[J];民族艺术;2000年01期
10 白晋虎;关于太原历史文化的几点认识[J];前进;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毓瑗;;海西地区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A];海西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发展问题研讨会专刊[C];2002年
2 林光纪;;福建昙石山文化遗址的海洋社会学考察[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四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火补舍日;;凉山尚存多处南诏文化遗址[A];滇川黔桂四省(区)毗邻县第二届彝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宋大川;;北京地下文化遗产保护浅见[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8(下)[C];2008年
5 谢寿球;;布洛陀文化遗址的发现与广西古文化沉积层的分布规律[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6 马照南;;论武夷文化的两座高峰[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学会组织专家学者联合签名[A];《圆明园》学刊第六期[C];2008年
8 宋大川;;北京地下文化遗产保护浅见[A];北京古都历史文化讲座[C];2009年
9 杜献宁;;以河北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项目的对策措施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10 吕何生;;安阳洹漳文化体系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总第二十五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吉晶 通讯员 陈伟权;我市首次为茶文化遗址建碑[N];宁波日报;2007年
2 南京 根生;以温情与敬意厚待文化遗址[N];南京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郭人旗;城市化浪潮下文化遗址的生存之路[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上海奇创旅游规划咨询机构 赵玉华;文化遗址旅游开发与城市文明复兴之路[N];中国旅游报;2012年
5 邓海建;4000多年的文化遗址值多少钱[N];长沙晚报;2012年
6 江苏省南通电视台 邓海建;4000年的文化遗址值多少钱[N];人民法院报;2012年
7 记者 董芸;文化遗址保护 民资跻身主角[N];陕西日报;2013年
8 记者 才让本;我州聚优势资源力促文化产业不断发展[N];海南报;2014年
9 驻红河州记者 赵贵成;做好调查申报 保护开发锡文化遗址[N];云南政协报;2014年
10 通讯员 陈甘乐 记者 肖军;竹山园文化遗址出土大批旧石器文物[N];湖南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鹏;齐齐哈尔主要历史文化遗址探析[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2 刘衍;敦煌市阳关镇水环境特征与文化遗址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邱明东;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法律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外交学院;2016年
4 林肯(Lincoln Lin);中国现代化中的文化遗产保护[D];南京大学;2016年
5 兰志丹;国际法视角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王琪越;纳吐夫文化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张珊珊;生肖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夏慧君;基于GIS的历史文化遗址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9 黄超芬;江陵、长沙两地东周楚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金光;大兴安岭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35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635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