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论邵荃麟文艺思想及其当今价值

发布时间:2017-08-17 21:28

  本文关键词:论邵荃麟文艺思想及其当今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邵荃麟 文艺思想 当代价值


【摘要】:二十世纪的中国,风云变幻,从封建社会到旧民主主义社会,再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最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一次次的跨越不仅由革命性的历史事件完成,更是舆论以及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忘记如孙中山、毛泽东等革命伟人,同样不能忘记为革命文化事业做出贡献的文艺工作者。邵荃麟就是这其中的一位,他经历了中国革命年代与新中国建设时期,时代的变迁对于这位文艺工作者的影响巨大。邵荃麟是二十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活跃于文艺界的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他的创作及理论涵盖了文学评论、小说、剧本、译著论文等,他提出了著名的“写中间人物”论及“现实主义深化”理论,在他的理论与创作中我们可以发现贯穿始终的对于小人物的关注以及对一些“不好”“不坏”的中间人物的关注。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邵荃麟文艺思想的形成及其成长经历,邵荃麟文艺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40、50、60年代侧重点各不相同。第二个部分是邵荃麟的主要文艺思想及其发展脉络探究,并且分析他的文艺思想中折射出来的人学精神。第三个部分是分析邵荃麟文艺思想对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邵荃麟的现实主义深化论与新写实主义文学创作方法是相契合的。同时邵荃麟的文艺思想对我们当代的文学创作也是有启发意义的。无论是从他理论著作还是从其小说、戏剧的创作中我们都可以看出邵荃麟鲜明的人学思想,他坚持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创作,认为文学应该是尚实致用的,并详细分析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而在他的作家作品评论中则运用了严密科学的理论分析法,使得论证详实有力。他坚实的理论基础、严密的思辨力、敏锐的艺术感知力以及讨论过程中的友善态度,都使我们有理由相信邵荃麟是一个具有崇高学术精神和卓越学术能力的理论家。另外,邵荃麟作为同一时期文论工作者的典型代表,我们对他个人经历及理论成果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邵荃麟的个人成长恰逢新中国文艺事业从起步到挫折的过程,因此他的个人成长史也是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成长史,甚至是同一时代文艺工作者命运的真实写照。“文革”后,中国的文艺创作开始回温,出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新写实主义、新历史主义等一波又一波的文学创作思潮,新时期的文学思潮与老一辈的文论家的理论主张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契合,这又引导我们去思考邵荃麟辈的文论家的主张对新时期文学的深刻影响。有人说:“写‘中间人物’论与80年代中期的小说创作,具有承接与嬗变的关系,写‘中间人物’开创了‘新写实小说创作’、‘凡人化’小说创作的先河,具有重要的先锋意义。”据此可以看出,虽然我们不能否认邵荃麟的文论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每个文论家都有他所生活的历史环境及创作的历史语境,在不苛求的基础上理清他们真正有益的思想内涵,为今所用,是十分有意义的。
【关键词】:邵荃麟 文艺思想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0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前言8-10
  • 第一章 邵荃麟文艺思想的形成及其成长经历10-21
  • 第一节 文艺思想的初步形成(1936——1944)10-15
  • 第二节 文艺思想成熟时期(1945——1955)15-18
  • 第三节 文艺思想的突破阶段(1956——1966)18-21
  • 第二章 邵荃麟的主要文艺思想21-35
  • 第一节 现实主义深化论21-27
  • 第二节 中间人物论27-30
  • 第三节 入学精神30-35
  • 第三章 邵荃麟的文艺思想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35-47
  • 第一节 现实主义深化论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35-38
  • 第二节 中间人物论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38-39
  • 第三节 邵荃麟文艺思想的当代价值39-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爱明;;论传统哲学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J];理论与改革;2008年05期

2 李五星;;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精神实质及其现实意义[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3 石龙;;简析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J];沧桑;2011年02期

4 李青;;虚拟生存何以面对——兼谈马克思关于人的生存方式思考的当代价值[J];东岳论丛;2010年03期

5 汪杰;;刘少奇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党史文苑;2008年18期

6 康怀远;;中国修身文化的和谐意蕴与当代教育价值[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张春艳;;中国近代的赶超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罗锐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深刻意蕴与当代价值[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9 周红;;中国古代家训中的仕宦理念及其当代价值[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黄留珠;试论张良研究的当代价值[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存刚;陈增贤;;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骆进;论群众路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及当代价值[D];吉首大学;2015年

2 伍娟;毛泽东的协商民主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寰;胡锦涛群众观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4 鲁捷;论邵荃麟文艺思想及其当今价值[D];安徽大学;2016年

5 李小军;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6 田凤香;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7 刘敬超;马克思的民族观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宁;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政策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691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691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8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