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推手——葛浩文
本文关键词: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推手——葛浩文
【摘要】:葛浩文的高质量译作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供了重要保证。葛浩文不仅是莫言作品英语版的御用译者,而且"翻译了全中国"。文章系统梳理了葛浩文翻译生涯的五个阶段及各阶段的特征。文章最后指出,葛浩文的成功翻译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两方面的启发:译者模式、知识储备。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葛浩文 翻译 现当代中国文学 走出去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葛浩文译作特征描述性研究”(项目编号:13WWC0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当代英语散文汉译文本研究”(项目编号:12YJC740137)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语言技术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4WYB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1.引言2012年10月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扬扬的热议。人们讨论的一个焦点话题就是,莫言为什么能获奖?人们得出的结论是,除了莫言自身的高超写作水平和超强讲故事能力以外,译者们的高质量翻译为莫言作品走出国门、走进包括诺奖评委在内的英美读者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岱;当代中国文学的消解性特征[J];文艺研究;2001年01期
2 葛红兵;当代中国文学的情感状态[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1期
3 马睿;反思边缘化 介入当下性——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前景[J];文艺评论;2004年02期
4 李建军;;人民话语与当代中国文学[J];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王晔一;;浅析全球化视域下当代中国文学的世界性[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6期
6 ;当代中国文学潮流的三种不同倾向[J];文艺理论研究;1989年02期
7 吴戈;论当代中国文学、艺术中的名实悖逆现象[J];云南学术探索;1994年05期
8 王蒙;当代中国文学的新话题[J];经济世界;1996年03期
9 王蒙;;当代中国文学的新话题(下)[J];民主;1996年03期
10 周成平;走向21世纪的当代中国文学[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光炜;;当代中国文学中主体形象的变迁[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2 刘军平;;海外当代中国文学翻译的动态追踪研究[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3 ;编后絮语[A];东方丛刊(1997年第4辑 总第二十二辑)[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清辉;当代中国文学公共性的缺失与重构[N];中国艺术报;2012年
2 演讲人 陈晓明;当代中国文学的现状与道路[N];人民政协报;2012年
3 徐放鸣 李雍;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国家形象呈现[N];文艺报;2014年
4 李云雷;新时代的新主题[N];文艺报;2014年
5 袁苏宁;当代中国文学语言意识的自觉和迷失[N];光明日报;2002年
6 记者 胡军;“当代汉语写作的世界性意义”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N];文艺报;2010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高方;“不能总是在当代世界文学舞台上跑龙套”[N];中华读书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衣鹏;“莫言是通向当代中国文学的门户”[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9 记者明海英;学者呼吁力戒“理论空洞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郑万鹏;当代中国文学的第三视角[N];中国文化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尚荣;市场经济对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林晓云;第二性的权力话语:论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形态及特征[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琳;先锋意识在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变异[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文彦波;当代中国文学公共领域的存在方式及表现特征[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唐冬琳;论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与主体性建构[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燕;当代歌词中“狼”意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徐曦;影视传媒对于当代中国通俗小说的影响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6 王磊;崇高之美与自觉人生[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男;理论的旅行[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谷大川;由“雅俗共赏”透析文学的传媒消费[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92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89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