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问句英译探索——以《雷雨》为例
本文关键词:“吗”问句英译探索——以《雷雨》为例
【摘要】:汉语语气词"吗"用于句末构成"吗"问句。根据问话人的疑问程度,将《雷雨》中的"吗"问句分为基本是非问句、引导性是非问句和反诘句三大基本类型,以图表明示其分布情况、问句构成和确信度,并以《雷雨》剧本为例,通过归纳、分类和图示《雷雨》中"吗"问句的英译策略,探讨其英译。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关键词】: 《雷雨》 语气词“吗” 确信度 英译
【基金】:2015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阶段性成果(15jsyw-08)
【分类号】:I046;H315.9
【正文快照】: 1引言传统语法认为疑问语气词有4个,即“吗”“吧”“呢”“啊”。在这其中,学者们一般认为“吗”表疑问的意义和功能比较明显。基本的“吗”问句一般是指句尾带语气词“吗”的是非问句[1]。是非问句通常是以“是”或“不是”来应答,但通过对语料的观察可以发现,“吗”问句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农迎春;;同是对一个问题的理性探讨——试论《雷雨》与《这是谁的罪》的个体觉醒问题[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5期
2 孟留军;;《雷雨》和《榆树下的欲望》中人物心理的文化蕴涵[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申颖;;语域分析与《雷雨》英译本中人物性格的重塑[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4 白琦峰;;论中俄两国《雷雨》的异同[J];参花(下);2013年09期
5 高红霞;;《押沙龙,押沙龙!》与《雷雨》的家族叙事比较[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许建平;再现人物神韵的典范——王佐良译《雷雨》片段赏析[J];中国翻译;1997年06期
7 刘白;;《雷雨》与《榆树下的欲望》的互文性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孙慧春;;《雷雨》与《榆树下的欲望》——渊源、接受、本土化[J];科技信息;2013年04期
9 孟留军;郭德艳;;《雷雨》和《榆树下的欲望》中的人物心理行为比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申颖;;以《雷雨》为例论戏剧翻译与归化翻译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洪申我;“处女作现象”解读[N];文艺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谭文慧;关联理论视角下的《雷雨》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2 陈聪;《榆树下的欲望》与《雷雨》主题与人物对比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3 赵倩;论《雷雨》修辞翻译的语用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孙烨;《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与《雷雨》悲剧观之比较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辛艳;由《雷雨》和《悲悼》的差异看中美文化的差异[D];海南大学;2011年
6 邵丽娜;乔治·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雷雨》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7 黄幼岚;“金线”与“衣裳”:《悲悼》和《雷雨》之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07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907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