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顺应论视角下《爱丽丝梦游仙境》中修辞格的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2 01:14

  本文关键词:顺应论视角下《爱丽丝梦游仙境》中修辞格的翻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爱丽丝梦游仙境》 顺应论 修辞格 翻译策略


【摘要】:《爱丽丝梦游仙境》作为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享誉国际,自其1865年出版后短时间内就在儿童文学界极度风靡,迄今为止已被翻译成一百多种语言。该书魅力如此之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书中大量修辞格的运用。我们甚至可以说该书翻译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仰仗于书中修辞格翻译的质量。尽管该书成文已久,但仍然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有对原文进行分析的,更多的是对其译本进行研究。然而,大多对译本的研究都是从目的论、功能对等、接受美学等方面着手,较少人从顺应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此外,大量的研究着眼于文本的风格、语言特色等方面,对于文中修辞格的整体分析却甚少。因此,本文作者选取了三个中文译本,总结了书中常见的七种修辞格:押韵、仿拟、讽刺、双关、排比、重复、明喻,并从顺应论的角度分析其在翻译过程中的顺应现象。经研究发现,大多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会做出一定程度的顺应,有的译者选择顺应语言层面,如语音、词汇、句法,有的译者则更倾向于顺应言外因素,如物理、社会、心理世界,有的译者则同时顺应言内、言外多种因素。此外,本研究还分析总结了修辞格翻译中顺应现象的异同:翻译过程中三个译本均顺应了句法层面和物理世界,但在语音、社会、心理层面则只有赵元任做出了顺应。还应注意的一点是,在词汇层面,赵元任始终做出了顺应,黄健人选择不顺应,而冷杉则有时顺应有时不顺应。另外,译本中采用的两种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也在本文中被探讨。虽然两种翻译策略在三个译本中均有涉猎,但赵元任主要使用了归化的策略,而黄健人和冷杉的译本则更多的使用异化的策略。同时经过比较分析得出,对于儿童文学而言,出于儿童读者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与异化的策略相比较,归化的策略更加适合。修辞格的翻译是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从顺应论的角度对其进行翻译研究,分析其翻译过程的顺应现象以及翻译策略,为此后该领域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同时也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提供了更多可供参考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爱丽丝梦游仙境》 顺应论 修辞格 翻译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9-12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9
  • 1.2 Questions and Methodologies of the Research9-10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10
  • 1.4 Structure of the Research10-12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2-21
  • 2.1 Relevant Studies on Figures of Speech12-14
  • 2.1.1 Definitions12
  • 2.1.2 Classifications12-13
  • 2.1.3 Functions13-14
  • 2.2 Relevant Studies on Transl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14-16
  • 2.3 Relevant Studies on Chinese Versions of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816-18
  • 2.4 Relevant Studi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Adaptation Theory in TranslationStudies18-19
  • 2.5 Limitations in Previous Studies19-21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Adaptation Theory21-26
  • 3.1 Salience of the Adaptability Processes21-22
  • 3.2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22-23
  • 3.3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23-25
  • 3.4 Dynamic of Adaptability25
  • 3.5 Summary25-26
  • Chapter Four Adaptive Phenomena in the Transl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 inZhao’s, Huang’s and Leng’s Versions26-64
  • 4.1 The Classific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 in the Text26-33
  • 4.1.1 Rhyme26-28
  • 4.1.2 Parody28-29
  • 4.1.3 Sarcasm29-30
  • 4.1.4 Pun30-31
  • 4.1.5 Parallelism31-32
  • 4.1.6 Repetition32
  • 4.1.7 Simile32-33
  • 4.2 Salience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l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33-35
  • 4.2.1 Salience in Linguistic Dimension33-34
  • 4.2.2 Salience in Extra-linguistic Dimension34-35
  • 4.3 Structural Adapt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35-51
  • 4.3.1 Adaptation at the Phonetic Level35-40
  • 4.3.2 Adaptation at the Lexical Level40-48
  • 4.3.3 Adaptation at the Syntactic Level48-51
  • 4.4 Contextual Adapt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51-55
  • 4.4.1 Adaptation to the Physical World51-53
  • 4.4.2 Adaptation to the Social World53-54
  • 4.4.3 Adaptation to the Mental World54-55
  • 4.5 Dynamic Adapt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55-57
  • 4.5.1 Dynamic Adaptation in Contextual Correlates55-56
  • 4.5.2 Dynamic Adaptation Between Structure and Context56-57
  • 4.6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daptive Phenomena in the ThreeVersions57-59
  • 4.6.1 The Similarities of Adaptive Phenomena in the Three Versions57-58
  • 4.6.2 The Differences of Adaptive Phenomena in the Three Versions58-59
  • 4.7 Adaptive Strategies for the Transl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 in the ThreeChinese Versions59-62
  • 4.7.1 Domestication Adopted in Zhao?s Version60
  • 4.7.2 Foreignization Adopted in Huang?s and Leng?s Versions60-61
  • 4.7.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pplied in the Dynamic Adaptation61-62
  • 4.8 Summary62-64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64-67
  • 5.1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64-65
  • 5.2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65
  • 5.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s65-67
  • References67-70
  • Acknowledgements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四新;;顺应论与交际中的人称指示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4期

2 辛春晖;;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3 胡桦;;顺应论视角下的归化与异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4 刘晓丹;;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09期

5 杜娟;;顺应论观照下的英语带施事被动结构的语篇—语用功能[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张艳君;;顺应论中的合作原则[J];外语学刊;2009年05期

7 苏怡;;从顺应论看中国特色新词的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8 容新霞;李新德;;文学翻译中的变异与顺应论[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9 李萌;陈谱顺;;顺应论视角下商标的英译[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何泠静;;顺应论视角下文化专有项的翻译——基于贵州民族风俗文化英译现状的研究[J];海外英语;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蓉;;从顺应论看中国宋词《虞美人》译文比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颜莉艳;;从顺应论的角度看诗歌翻译——以歌德“mignon”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志平;选择与顺应[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薇;顺应论视角下旅游广告的语用学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董倩;从顺应论视角看白睿文《活着》英译本[D];郑州大学;2015年

3 曹利萍;《四年级的无聊事》翻译实践报告[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文璐;从顺应论看詹译本《西游记》的翻译[D];郑州大学;2015年

5 陈凤娟;顺应论视角下《我的帝王生涯》英译本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6 张云飞;顺应论视角下美国本土文学作品翻译策略方法探析[D];复旦大学;2014年

7 李盼盼;从顺应论视角看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的英译[D];郑州大学;2015年

8 李皎;顺应论在学术文本翻译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5年

9 张梓尧;顺应论视角下的英语经济新闻文本的汉译[D];兰州大学;2015年

10 杨曼;顺应论视角下英语科技语篇的汉译[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56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956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5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