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紫色》三个汉译本的对比分析
本文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紫色》三个汉译本的对比分析
【摘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在二战影响力的波及下,女性主义运动伴随着各项社会运动在西欧及美国兴起,女性主义的倡导者们逐渐将他们对于社会运动的关注转移到了对语言学和翻译的关注。“性别”一词越来越多的被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所关注;恰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翻译研究迎来文化转向及解构主义的新时代,便催生了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这两个一直属于社会和学术领域从属地位的学科最终结合了起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由此诞生。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分为两阶段,在第一阶段,女性主义译者反对性别歧视,主张性别平等,采用了较为激烈的翻译策略达到操控语言,彰显女性于文本的目的。他们会通过创造新词和新的句法来改变女性长期以来在文学作品中被无视和贬低的困境。在女性主义翻译的第二阶段,女性主义译者更加强调“雌雄同体”的理念,追求性别平衡,通过性别互补来弥补各自的短处,终结边缘性别之争。论文的第三部分作为全篇重点,系统的比较分析了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及其三个中译本。通过精选原文和三个译本中的段落、句子进行比较及分析两个女性译者对女性主义翻译策略的运用(即增补策略、加前言和注脚策略、劫持策略),本文作者试图找出女性译者在翻译女性主义作品时所显现的先天优势和所宣扬的女性主义立场。女性主义译者通过劫持和增补策略更为丰满和细腻的展现了女性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通过增补前言策略和对性描写的完全翻译实现了宣扬两性平等的女性主义翻译目的。通过比较四部作品,陶洁和鲁书江两位女性译者表达的女性主义思想更明显,杨仁敬则更多的表现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很难准确的译出女性角色细腻的内心世界,其对于性描写的省略部分原因是由于赞助人规约因素的限制。本文采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不同于以往学者对《紫色》文学翻译研究的角度,本文从文化性别角度入手,探讨了女性译者是如何运用女性主义翻译策略来实现女性主义翻译的政治目的。希望读者能通过本文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和《紫色》有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并更多地关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关键词】:性别 女性主义翻译 对比研究 译者主体性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Introduction8-11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11-15
- 1.1 Previous Study on the Literary Translation11-13
- 1.2 Previous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olor Purple13-15
- Chapter Two Feminism Translation Theory15-30
- 2.1 Introduction to Feminism15-16
- 2.2 Introduction to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16-21
- 2.2.1 The Cultural Turn in Translation Studies16-18
- 2.2.2 The Main Points of View of the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18-19
- 2.2.3 Translation Strategies19-21
- 2.3 Feminist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West21-23
- 2.4 Feminist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23-30
- Chapter Three Introduction to The Color Purple and Its Three Chinese Versions30-34
- 3.1 Original Author and Source Text30-31
- 3.1.1 Alice Walker30
- 3.1.2 The Color Purple30-31
- 3.2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ors and the Three Chinese Versions31-34
- 3.2.1 Tao Jie and Her Version32
- 3.2.2 Lu Shujing and Her Version32
- 3.2.3 Yang Renjing and His Version32-34
- Chapter Four Comparison of Translator’s Feminism Embodied in the Three Versions.2734-59
- 4.1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Showing the Sensitive InnerFeeling of Female Figures34-48
- 4.1.1 The Narrative Tone34-40
- 4.1.2 Difference in Words Choice40-48
- 4.2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Reinforcing Feminism48-55
- 4.2.1 The Preface48-50
- 4.2.2 The Sex Description50-55
- 4.3 The Disadvantages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55-59
- 4.3.1 The Disadvantages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55-56
- 4.3.2 “Androgyny”Theory56-59
- Conclusion59-61
- Bibliography61-65
- Appendix65-66
- Acknowledgements66-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娟;;女性主义:译作评论的新视角[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兰彩玉;女性主义对翻译研究的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罗丹;;翻译的交互主体性研究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修正意义[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韩子满;;翻译与性禁忌——以The Color Purple的汉译本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马悦;穆雷;;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新视角[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张筠艇;闽籍女性翻译家群体[J];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7 耿强;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述评[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王静;文化比较与译者的文化取向——《红楼梦》杨宪益和霍克斯英译本对比研究[J];求索;2003年03期
9 郑守疆,张学智;冲出隐喻的囚笼──一个女权主义视角[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10 张德让;“不忠的美人”——论翻译中的文化过滤现象[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畔;《紫色》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追坤;杨必译本《名利场》中的女性主义翻译表现及其意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姝婕;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角度对比分析《紫色》的三个汉译本[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李晨;《紫色》汉译本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里艳;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下《紫色》汉译本对比分析[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6 陈颖;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胡艳;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王素娟;接受与批判——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探究[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62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962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