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挪用策略及其表现形式
本文关键词: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挪用策略及其表现形式
【摘要】:作为新历史主义的一种理论和实践,"挪用"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挪用"这一理论术语使得历史现实与文学文本诸要素之间的社会能量的流通得到了理论上的说明和肯定,在文学的意义生成、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关系、传统与创新问题等方面极大地丰富着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挪用"文本没有停留在对前文本的简单移植上,而是重新阐释、建构和改写,从而实现了意义的增值,也使其与模仿、抄袭形成了区别。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 能量转换 挪用 文学文本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法律规制与文学突围的互动研究”(15XZW002) 江西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挪用策略研究”
【分类号】:I04
【正文快照】: 在新历史主义看来,历史现实与文学文本、意识形态等之间存在着一种社会能量(social energy)的“商讨”与“交换”,这种能量具有“产生、塑造和组织集体身心经验的力量”[1](P89)。它通过“挪用”后的编码(code)进入文学文本或者影响意识形态功能。文学文本是社会能量“挪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刚国;新历史主义研究述评[J];学术月刊;2002年08期
2 方杰;新历史主义的形式化倾向[J];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02期
3 赵静蓉;颠覆和抑制——论新历史主义的方法论意义[J];文艺评论;2002年01期
4 付建舟,金敬芝;历史·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5 陆天明;我为什么要写《省委书记》——求助于新历史主义的一次阐述[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6期
6 曾耀农;“新历史主义与新时期影视”研究述评[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赵洪娟;孙志祥;;论新历史主义之“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于永顺;张洋;;新世纪以来新历史主义在中国的接受与建构走向[J];艺术广角;2007年05期
9 王晓瑜;;新历史主义之“振荡”[J];科技风;2009年03期
10 林静;;新历史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前景[J];大舞台;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向天渊;;“文史互通”与“诗史互证”[A];东方丛刊(1998年第2辑 总第二十四辑)[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东方;也说“新历史主义”[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贺绍俊 评论家;小说本无凡圣之分 好看就行[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秀娟;断裂性问题与新历史主义[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傅洁琳;格林布拉特新历史主义与文化诗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洋;解构与建构:新历史主义在中国的接受与演进[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程琳;从新历史主义视角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3 马岳玲;颠覆与重建—《中国佬》与《唐老亚》的新历史主义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4 李澜;伍慧明《望岩》之新历史主义解读[D];广西大学;2015年
5 樊玮;颠覆与含纳—《大进军》的新历史主义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慧;新历史主义视阈下大卫·马梅特《拜金一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子硕;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的莫言小说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8 张馨月;颠覆与抑制的博弈—新历史主义视阈下的《我的父亲母亲》[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姚建美;历史与虚构的完美小说—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德伯家的苔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10 翟金芝;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温故一九四二》[D];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81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98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