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了不起的盖茨比》文本与影像的“爵士时代”差别

发布时间:2017-10-12 09:33

  本文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文本与影像的“爵士时代”差别


  更多相关文章: 电影主题 思想性 叙事


【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所写,这部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展示出美国一战后纸醉金迷的狂欢景象,讲述了纸醉金迷的纽约富翁"盖茨比"为追求爱情的所作所为及最后梦想破灭。这部小说曾多次改编成电影国。本文即从思想内涵和叙事方式两个方面,对小说和2013年版电影进行比较,说明电影改编如何才能对原著主题思想有所把握。
【作者单位】: 长春科技学院;
【关键词】电影主题 思想性 叙事
【分类号】:J905;I712.074
【正文快照】: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于1925年,其作者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这是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短篇半自传体小说,展示美国一战后纸醉金迷的狂欢景象,通过一位来到纽约的穷作家之口,讲述了纸醉金迷的纽约富翁“盖茨比”为追求爱情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小祥;朱晓东;;20世纪美国梦的绝唱:透析盖茨比悲剧折射下的美国梦[J];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旭;孙舒和;;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西部文学特征[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 贾芳;;一曲“爵士时代”的悲歌: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15期

3 潘建国;;古代小说中的时间层次及其相关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孙义华;;刍议黑色幽默小说主题的研究[J];才智;2014年23期

5 王翠;;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批评理论之探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6 王福来;倪祥保;;走向信仰的救赎——评电视剧《绞刑架下的春天》[J];当代电视;2014年04期

7 崔明;;论《印度之行》的创作技巧——扩展意象[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8 尹航;;当下小说叙述人称研究之弊[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9 郭华;;希斯克利夫和盖茨比悲剧式英雄的探索[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高莉;;“美国梦”的幻灭——评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J];考试周刊;2012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学芬;自我与他者:当代美华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D];河南大学;2013年

2 董定一;明清游历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3 汪颉珉;小说《鸽子项圈》的叙事艺术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国;解析菲兹杰拉德作品中的美国梦的幻灭[D];中北大学;2011年

2 郭振国;多元文化影响下的麦买提明·吾守尔创作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3年

3 孟祥莲;《呼啸山庄》叙事时间策略对文本意蕴生成的独特作用[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马歆墨;传承与颠覆—《了不起的盖茨比》与《地之国》的互文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5 王瑜;高满堂电视剧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李婷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看福斯特小说的自然观[D];厦门大学;2014年

7 王凡;明清小说电视剧初次改编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4年

8 熊瑶;《红楼梦》谶语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9 吴新玉;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中的人性价值观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10 周聪;新世纪短篇小说文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新平;论盖茨比悲剧的必然性[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勤;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女性人物透视“爵士时代”女性价值观[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吴莉;;爵士时代的精神崩溃——评《夜色温柔》中迪克的悲剧命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晏丽;晏娜;;“爵士时代”背景下雅俗文化两极论的“文化论争”[J];大理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4 Glitter;;不可重现的爵士时代[J];新经济;2013年18期

5 韩小哲;;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品咂“爵士时代”的悲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6期

6 戚一岚;;爵士时代的寓言——《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评析[J];文教资料;2007年29期

7 焦继承;试论“爵士时代”美国小说家及其作品的悲观情绪[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8 刘小林;“爵士时代”的一曲哀歌《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李幸;曾宪英;;“爵士时代”最后的挽歌——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音乐描写手法的运用[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贾芳;;一曲“爵士时代”的悲歌: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1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莉;爵士时代的精神崩溃[D];西南大学;2007年

2 华苏扬;迷失在爵士时代:美国梦之破灭—评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与《夜色温柔》[D];苏州大学;2002年

3 鲍聪颖;“爵士时代”的青年文化及其文学表现[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4 黄亚莉;迪克·丹弗:一位爵士时代的大绅士[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娜;解析《夜色温柔》中爵士女性形象[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宏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精神生态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颜健生;《夜色温柔》:接受美学视阈下的重读与反思[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邱;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塑造[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17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017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4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