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假如明天来临》对传统西方复仇文学的超越

发布时间:2017-10-12 17:39

  本文关键词:《假如明天来临》对传统西方复仇文学的超越


  更多相关文章: 复仇 超越 传统复仇文学 通俗复仇文学


【摘要】:西德尼·谢尔顿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通俗小说作家,是世界最顶级的讲故事高手,也是一个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人。作为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成最多语言的作家,他的作品远销180多个国家,创下3亿册销量。西德尼·谢尔顿不光获得过美国Mystery作家协会的爱伦·坡奖提名和纽约时报最佳年度Mystery小说奖,还在音乐,电影和电视三个舞台获得最高荣誉托尼奖,奥斯卡奖和艾美奖。 在谢尔顿所有的作品中,《假如明天来临》无疑是最为人称道的一部。很多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是谢尔顿创造生涯的巅峰之作。在这部小说尚未完稿之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就以一百万美元的天价买下了此书的电影翻拍权。可见这部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银行职员特蕾西惠特尼在即将结婚前夕,得知母亲被黑社会陷害走投无路而自杀身亡,在为母亲讨回公道的过程中特蕾西却被仇人诬陷入狱,受尽折磨。出狱后的特蕾西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为自己的母亲报仇雪恨。却因自己的的监狱前科而不被社会接纳,走投无路的她迫于生计沦为女盗,开始了惩恶扬善的职业生涯,并成为了世界顶级女盗。在此过程中特蕾西不光获取了财富还收获了爱情,最终功成身退。 复仇这个话题深深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们,从古希腊神话开始,复仇这个主题在西方文学中得到了丰富而持久的体现。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复仇文学也经历了种种精神选择的历程并伴随着时代走向了现代性。作为女版“基督山伯爵”,《假如明天来临》中特蕾西的复仇过程让读者们看得直呼过瘾。在复仇文学史上,假如明天来临就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假如明天来临》中谢尔顿不再是简单地重复传统的复仇主题,,而是借其躯壳,陈述更多的精彩。作品写的是复仇,却不仅止步于复仇,同时又蕴含了复仇之外更深的内涵。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假如明天来临》对传统复仇文学的超越,通过将《假如明天来临》与西方文学史上一些优秀复仇作品相比较,总结归纳出它在复仇主题,复仇主体,复仇对象,复仇手段,复仇程度,复仇地理跨度等方面对传统西方复仇文学体系的超越。 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导论。导论部分主要针对复仇文学这一话题国内外目前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的概括和总结,并说明选择研究《假如明天来临》对传统西方复仇文学的超越这一论文题目的原因,以及这个话题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是正文,由四个章节组成: 第一章:主要是对作者西德尼·谢尔顿和《假如明天来临》中的人物、情节的简要介绍。 第二章:从《假如明天来临》中弘扬的复仇正能量这一对传统复仇文学的颠覆性角度入手,从复仇主题,复仇主体,复仇对象这三个具体方面将《假如明天来临》与西方文学史上一些优秀复仇文学作品相比较,展开分析。 第三章:从《假如明天来临》中复仇过程的展开实施这一角度入手,再从复仇手段,复仇程度,复仇地理跨度这三个方面具体分析。结合第二章中涉及到的复仇正能量,总结归纳出《假如明天来临》在继承基础上的超越。 第四章:具体分析《假如明天来临》能够对传统复仇文学体系产生超越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代背景下读者精神需求的不同,以及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手法等因素,《假如明天来临》超越传统西方复仇文学小说是必然的。 第三部分是结论。总结概况本文的论点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既要肯定谢尔顿《假如明天来临》对西方传统复仇文学的超越性,但同时也不能掩盖其缺点和不足。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键词】:复仇 超越 传统复仇文学 通俗复仇文学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Introduction10-14
  • Chapter I Sidney Sheldon’s Experience and If Tomorrow Comes14-20
  • 1. About the Author Sidney Sheldon14-15
  • 2. About Sheldon’s novels and If Tomorrow Comes15-20
  • Chapter II Unique Way of Presenting Positive Energy and Humanity20-38
  • 1. Transcendence in Theme of Revenge20-27
  • 2. Transcendence in Image of Avenger27-32
  • 3. Transcendence in Target of Revenge32-38
  • Chapter III Extraordinary Unfolding of Revenge Executing Process38-53
  • 1. Transcendence in Means of Revenge38-45
  • 2. Transcendence in Degree of Revenge45-50
  • 3. Transcendence in Geographic Scope of Revenge50-53
  • Chapter IV Reasons for the Transcendence53-69
  • 1. Brand Mark of New Age53-60
  • 2 Author’s Superb Writing Skills60-69
  • Conclusion69-75
  • Bibliography75-77
  • Acknowledgements77-7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78-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晓瑛;;《呼啸山庄》与《红字》中的复仇之比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2 杨薇;;试论《呼啸山庄》与《基督山伯爵》中的复仇[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李日;;对《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复仇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4期

4 雪六;评谢尔顿的通俗小说[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5 王立;从复仇文学主题看复仇动机的传奇质素[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本文编号:1020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020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b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