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传统作为西方诗学建构的基调
本文关键词:希腊传统作为西方诗学建构的基调
更多相关文章: 希腊传统 西方诗学 民族诗学 民族语言 相互作用律
【摘要】:"希腊传统"(Hellenism),是希腊文化生活实践所包含的全部积极价值的综合性体现。这种价值立场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的西方诗学叙述,必须以希腊传统为中心。西方诗学思想建构,以希腊传统为基调,在文化想象与价值重构中自由展开。这个自由的思想过程,必然伴随着思想与精神的美丽。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希腊传统 西方诗学 民族诗学 民族语言 相互作用律
【分类号】:I106
【正文快照】: 一、何谓希腊传统与希腊传统的奠基性在西方文化的影响史上,有一个重要的词“Hellenism”,它可以直译为“希腊主义”,据翻译家的观点,最好译成“希腊文化理想”,也可译成“希腊传统”。即古希腊思想、文化与艺术对欧美思想具有持久的影响,构成了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核心精神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咏吟;亚里士多德与西方诗学解释学的创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李咏吟;尼采诗学中的希腊主义探源[J];国外文学;2001年02期
3 黄洋;;古典希腊理想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Hellenism[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玉军;;确定性追求与自我的失落——考察前现代人生存境遇的一个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单中惠;勾月;;近代欧洲绅士教育简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郝娜;;“异相”的残雪[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4 方婷;方明;;传统文化中的后现代主义色彩——读菲利普·罗斯的《凡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5 陈田;;技术理性影响下人应如何生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6 欧阳萍;略谈文艺复兴时期的财富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郭子林;;国内“荷马时代”社会性质研究述评[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8 张世英;;“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张井梅;;西欧人文主义思潮再认识[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10 黄蕾;;《荷马史诗》中的英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均;;构建和谐社会:社会政策的视角[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2 周蔚华;;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与出版转型[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3 牛静;;雄辩建构事实?——从修辞学视角分析西方新闻报道的传播技巧[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舒志定;;现实的个人:教育的出发点——马克思教育思想当代性的一个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赵晓雷;;经济思想史学科界定及研究方法的技术性要求[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周春生;;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个体精神[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7 周春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诗性智慧的历史透视[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8 余友辉;;从修辞学角度看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普遍与经验[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杨巨平;;西方现代化的古典渊源刍议[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三辑)[C];2006年
10 刘洋;;公法与私法划分起源研究:从罗马共和国社会变迁的角度[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瑜;西方发展观研究:理论探微·殊异甄析·启迪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伟斌;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雯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乡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2 毕晓黎;中学历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艳飞;戈尔丁对荒岛文学的继承和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江华;艰难的联结—E·M·福斯特小说潜含的现代性主题[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梁小倩;二战后美国招贴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程晋普;雅典城邦公民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任艳;失衡导致的悲剧—莎士比亚剧作的悲剧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军;福柯主体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郭艳英;试论《万有引力之虹》的后现代性[D];南昌大学;2010年
10 田大为;西方现代家具设计有机理念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洋;古代地中海世界的综合研究──对所谓“黑暗时代”的挑战[J];世界历史;1994年04期
2 晏绍祥;荷马时代的“polis”[J];历史研究;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思齐;;西方比较诗学史论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2期
2 皮朝纲;《悖立与整合:东方儒道诗学与西方诗学的本体论、语言论比较》[J];文艺研究;1999年06期
3 黄声波;中西诗学论诗之若干比较[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尹锡南;;梵语诗学曲语论和西方诗学比较[J];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01期
5 尹锡南;;同中有异:东西“诗人学”理论探幽[J];东方论坛;2009年03期
6 蔡镇楚;;中国诗话的理论价值与学术地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05期
7 蔡镇楚;;中国诗话的理论价值与学术地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1年05期
8 童庆炳;比较诗学研究需要一种国际性学术视野[J];文艺争鸣;1998年06期
9 刘占祥;;逻各斯和道对西方诗学和中国文论的不同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5期
10 陈元;西方诗学的发展和演变[J];人文杂志;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昌余;;神行电迈 横绝六合——试论李白诗歌的超越之美[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徐放鸣;;比较诗学视野中的文学风格论研究[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3 易彬;;从“历史”中寻求新诗研究的动力——以穆旦为中心的讨论[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郁龙余;;中印味论诗学比较[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李星颐;;比较文学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刍议[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印古代文化和诗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静丹;四川师范大学诗学研究所正在崛起[N];文艺报;2005年
3 谢望新;立足审美 独立发见[N];文艺报;2007年
4 邓艮;跨文化阅读:抛开概念的积木[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杨四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新诗的现状及其态势[N];光明日报;2005年
6 欧阳文风;论中国诗学的生命精神[N];文艺报;2004年
7 谢望新;审美本性的诗歌评论[N];文学报;2008年
8 余向阳;拾起诗歌的亮丽与尊严[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乐黛云;迎接比较文学新纪元[N];中华读书报;2000年
10 李晃;新世纪:诗人何为?[N];中国文化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知;现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味论[D];暨南大学;2008年
2 侯传文;话语转型与诗学对话[D];四川大学;2004年
3 高奋;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诗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谢应光;中国现代诗学发生论[D];四川大学;2005年
5 伍世昭;比较诗学视野中的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D];暨南大学;2002年
6 莫运平;诗学形而上学的建构与解构[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的对话与批判[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2 周放;天方诗学探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3 刘义军;中国古代诗意论[D];四川大学;2006年
4 李小军;传统曲论与诗学参照下的中国古典戏曲的抒情特征[D];兰州大学;2007年
5 喻守国;魏晋以前诗歌本质论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6 林映梅;宗白华画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何雪英;圆融之道:唐n\诗学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滕斌;论翟永明《女人》组诗中的“女性意识”[D];西南大学;2008年
9 李超;梁宗岱与中国现代“纯诗”理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志军;《四溟诗话》:倾注“诗心”的诗学论著[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39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039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