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卡夫卡小说的悖谬思想
发布时间:2017-10-17 09:02
本文关键词:试论卡夫卡小说的悖谬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卡夫卡 悖谬 《审判》 《城堡》 《变形记》
【摘要】: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是现代派文学和存在主义的先驱,以荒诞而深刻的写作著称于世,在文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是当代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独特的写作风格与手法使他在文学殿堂中独树一帜。二战以后,卡夫卡的文学价值逐渐受到世人的关注,目前,卡夫卡研究已经逐渐变成了一门显学,人们从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叙事学、结构主义、女性主义甚至是传记等各方面对其展开了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卡夫卡小说(如《变形记》、《城堡》、《审判》等)中的悖谬思想,包括小说中追寻与失落、荒诞与现实、罪与赎罪、悲剧精神与喜剧风格等多方面的悖谬性。本文第一部分试图发掘造成这些悖谬思想的原因所在:外在方面主要包括时代环境的影响,如奥匈帝国的穷途末路、世界大战的沉重梦魇、工业社会的异化影响、社会排犹浪潮的阴影;个人方面主要包括他生活环境的影响,例如犹太血统的深深困扰、犹如牢笼一般的家庭环境的束缚、工作环境的深沉压抑、身体与情感的双重脆弱性,同时也有其他思潮及作家产生的影响,如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福楼拜、尼采等。在此基础上,文章第二部分重点讨论悖谬性思想在卡夫卡作品中的体现。文章第三部分进一步探寻卡夫卡悖谬思想的特点。卡夫卡的悖谬思想中蕴含着强烈的恐惧意识和罪感,悖谬性正是他的恐惧与罪感的生动体现。同时,在他的文章中信仰是缺失的;在他的小说里,他通过日常生活的场景与细节将这些荒诞、悖谬展现出来,并且运用了诸多特殊意向,如床、苹果、建筑物的最高层等等。床既是人们休息的地方,也是人们死亡的地方,为他的小说笼罩了一层悲剧色彩;苹果在西方文化中也是一个典型意象,能让我们联想很多;而故事的发生场所常常是位于建筑物的最高层(尤其是在《审判》这部小说中),这暗示着一种至高的权力和监督。这些意象对于揭示小说的主题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本文以比较文学的眼光,将卡夫卡与加缪等人的创作进行比较,旨在发掘卡夫卡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特质。最后,挖掘卡夫卡对于其他作家文学创作的影响,例如其对余华、宗璞等人的创作均有一定的启发。当然,由于笔者时间、精力、水平有限,本文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这是下一步研究有待提升、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卡夫卡 悖谬 《审判》 《城堡》 《变形记》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521.074
【目录】:
- 概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9
- 第一节 国内外卡夫卡悖谬思想研究现状6-7
- 第二节 “悖谬”释义7-9
- 第一章 卡夫卡悖谬思想的缘由9-20
- 第一节 时代环境的影响9-13
- 一、奥匈帝国的穷途末路9-10
- 二、世界大战的沉重梦魇10-11
- 三、工业社会的异化影响11-12
- 四、社会排犹浪潮的阴影12-13
- 第二节 个人生活环境的影响13-17
- 一、家庭环境的牢笼束缚13-15
- 二、工作环境的深沉压抑15-16
- 三、身体与情感的双重脆弱16-17
- 第三节 其他思潮及作家的影响17-20
- 第二章 悖谬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20-27
- 第一节 追寻与失落21-23
- 第二节 荒诞与现实23-24
- 第三节 罪与赎罪24-25
- 第四节 悲剧精神与喜剧风格25-27
- 第三章 卡夫卡悖谬思想的特点27-33
- 第一节 悖谬深处是恐惧27-28
- 第二节 充满罪感意识28-29
- 第三节 信仰的缺失29-30
- 第四节 表现方式的独特性30-33
- 第四章 卡夫卡悖谬思想的意义33-40
- 第一节 荒诞背后的残酷现实33-35
- 第二节 思想的巨人与先知35-36
- 第三节 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36-37
- 第四节 卡夫卡与加缪之比较37-38
- 第五节 缺陷与不足38-40
- 结语40-41
- 主要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4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卉;浅谈卡夫卡小说作品的形象、情节和语言[J];当代外国文学;1989年04期
2 方平;;对于《促织》的新思考——比较文学也是“思考的文学”[J];读书;1982年11期
3 车成安;一个充满悖论的艺术世界——论卡夫卡创作的思维特征[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06期
4 石俊杰;“卡夫卡境遇”——现代人的困惑与灵魂危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5 朱桦;;存在的荒诞与灵魂的危机——关于卡夫卡文学的危机意识[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6 叶廷芳;;卡夫卡及其作品中的荒诞意识[J];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05期
7 张莉;;纯粹的矛盾——卡夫卡的理性与非理性[J];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刁绍华;现实的幻象魔影──论卡夫卡的艺术特点[J];求是学刊;1986年02期
9 郭祥赓 ,戴经论;我国研究卡夫卡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02期
10 叶廷芳;国际卡夫卡研究略谈[J];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06期
,本文编号:1047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047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