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究——以《伊豆的舞女》为例
本文关键词: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究——以《伊豆的舞女》为例
【摘要】:《伊豆的舞女》作为川端康成经典著作之一,主要以舞女"薰子"作为描述对象,将薰子传统美、少女情怀、卑微地位、崇高精神及坚强个性都细致刻画出来,塑造一个非常成功的女性形象。本文以"薰子"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以体会川端康成女性形象刻画艺术的魅力。
【作者单位】: 牡丹江师范学院东方语言学院;
【关键词】: 女性形象 熏子 《伊豆的舞女》
【基金】: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改项目“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3+1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阶段性成果,编号项目:12-XJ14011;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改项目“跨文化交际日语人才3+1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XJ14017
【分类号】:I313.074
【正文快照】: 引言川端康成作为日本著名文学创作者,其很多作品都蕴含着浓浓的日本风情,并给世界文学创造了宝贵的财富。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女性和爱情作为主要描写对象,所以被文学研究者们评论“虽是男性作家,却能刻画出细腻生动的女性形象,而且多数作品都以女性作为中心,男性在作品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柏宏;;《伊豆的舞女》中巡回艺人的人物形象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2 代超;;从《伊豆的舞女》看川端小说女性形象塑造中的悖论[J];青年文学家;2011年20期
3 金明淑;;李光洙和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比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李佼佼;;《伊豆的舞女》和《边城》少女形象之比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飞飞;;透过《少年的悲哀》看李光洙[J];大家;2012年15期
2 韩倩;孙旭坤;;鉴《伊豆的舞女》品评“悲”“美”意识[J];电影文学;2014年11期
3 王飞飞;;透过《少年的悲哀》窥视朝鲜后期的韩国[J];考试周刊;2012年16期
4 王飞飞;;透过《少年的悲哀》看李光洙的女性观[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10期
5 王金霞;;李光洙长篇小说《无情》中的人物形象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12期
6 闫海静;;解析《少年的悲哀》中的女性悲剧命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7 马骏;;2010年度日本文学研究综述[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01期
8 刘艳灵;;《伊豆的舞女》中二元结构世界的消解[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9 徐慧云;龚驰;;论《伊豆的舞女》的女性形象[J];现代交际;2012年05期
10 王金霞;;韩国近现代著名作家李光洙文学思想探微[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雪梅;鲁迅《狂人日记》与李光洙《无情》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姜山秀;川端康成的男性形象在叙述中的作用与文化意蕴[J];日本研究;2002年02期
2 杨晓莲;;爱情·虚无·生命——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解读[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吴梦;;《边城》与《伊豆的舞女》之比较阅读——以叙事分析为中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4 何乃英;;川端康成笔下女性形象的嬗变[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焦婷婷;;从《伊豆的舞女》看日本的私小说[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张芸;;论川端康成文学的“物哀”之美[J];文学教育(上);2011年07期
3 代超;;从《伊豆的舞女》看川端小说女性形象塑造中的悖论[J];青年文学家;2011年20期
4 王飞;;尴尬的身份——解读《古都》中的孤独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5 金玲;;从《边城》与《伊豆的舞女》之异同看中日文学之异同[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飞;在苦难与抑郁中寻找美的世界[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丹晨(Wang Danchen);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物哀及其对于中日文化交流的意义[D];兰州大学;2012年
3 谭婧;川端康成作品中的生命美学及文化底蕴[D];中南大学;2011年
4 李方媛;川端康成的《雪国》与日本的佛禅思想[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16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116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