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罗摩故事的两种演绎——《摩诃婆罗多》的插话《罗摩传》和《罗摩衍那》

发布时间:2017-11-30 06:48

  本文关键词:罗摩故事的两种演绎——《摩诃婆罗多》的插话《罗摩传》和《罗摩衍那》


  更多相关文章: 摩诃婆罗多 罗摩传 罗摩衍那 印度史诗


【摘要】: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有一则插话《罗摩传》,故事情节与《罗摩衍那》相似。通过细读法对比分析《罗摩传》和《罗摩衍那》,对它们在语言、故事结构和情节以及人物个性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同时对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观点。
【作者单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亚非系;
【分类号】:I351.072
【正文快照】: 0.引言罗摩故事在印度有着悠久的传统。印度最早的诗歌集《梨俱吠陀》中就有关于罗摩的传说,但是故事比较简单粗糙。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成书。(季羡林1979:6)书中以罗摩和悉多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描绘了当时印度的社会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兵;;印度帕克蒂运动与黑天文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张莉;对印度“理想人格”的文化解读[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江;;从“罗摩的漫游”到“兰嘎国的十头王”——论傣族史诗《兰嘎西贺》与印度神话《罗摩衍那》之亲缘关系[J];才智;2010年23期

2 徐奋奋;;孙悟空原型研究综述[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1期

3 肖志清;谢少华;;季羡林的翻译观探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侯传文;;东方史诗文类初探[J];东方丛刊;2007年03期

5 党素萍;;马鸣的《美难陀传》[J];东方论坛;2011年01期

6 谢生保;从《wR子经变》看佛教艺术中的孝道思想[J];敦煌研究;2001年02期

7 蔡伟堂;敦煌壁画中的wR子本生故事画——从俄藏莫高窟第433窟wR子本生故事画谈起[J];敦煌研究;2004年05期

8 李祖义;;略论老挝《休沙瓦》对古印度宗教文化的“拿来”[J];东南亚纵横;2009年08期

9 李江;;傣族文化身份与民族心理研究——以《兰嘎西贺》对《罗摩衍那》之变异与创新为视角[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韩志华;;外国史诗研究状况一览观[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伟琴;敦煌变文作时作者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秀清;帝国意识与吉卜林的文学写作[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李金云;论泰戈尔思想和文学创作中的宗教元素[D];复旦大学;2009年

4 南加才让;玛尔巴译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谢勇;萨瓦卡尔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治国;集体记忆的千年传唱[D];南开大学;2011年

7 刘建树;印度梵剧《沙恭达罗》英汉译本变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涛;中国《玛纳斯》诗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2 拉马项加;莲花生大师生平业绩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志旭;比较视野下的印度与希腊史诗[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丽红;试论普列姆昌德的道德理想主义[D];湘潭大学;2006年

5 牛志学;略论殖民地时期印度妇女的解放[D];郑州大学;2007年

6 吴春燕;印度教育的发展与印度现代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吴笛怡;中野美代子《西游记》研究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霞;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利芬;基于印度文明的印度企业管理特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余晓静;论中印古代文学中蛇形象的演变[D];西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福;《罗摩衍那》和罗摩崇拜——试析印度文学与宗教的高度结合[J];南亚研究季刊;1999年02期

2 张建华;论《罗摩衍那》表现的社会理想与伦理观念[J];南亚研究季刊;1995年02期

3 古今;《格萨尔》与《罗摩衍那》比较研究[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6年02期

4 柳存仁;藏文本罗摩衍那本事私笺[J];中国文化;1996年01期

5 张玉安;《罗摩衍那》的永恒道德价值——以印尼马来文本为分析案例[J];南亚研究;2003年02期

6 姜景奎;印地语民间戏剧[J];国外文学;1997年02期

7 周卫忠;《罗摩衍那》的道德系统探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8 邱紫华;印度两大史诗中的诗学理论[J];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03期

9 卢铁澎;印度两大史诗的“达磨”与审美意识[J];国外文学;1998年03期

10 孟昭毅;《罗摩衍那》人文精神的现代阐释[J];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03期



本文编号:1238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238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9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