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麦克提格》的自然主义解析

发布时间:2017-12-28 06:32

  本文关键词:《麦克提格》的自然主义解析 出处:《辽宁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自然主义 本能 命运


【摘要】:弗兰克·诺里斯是美国十九世纪末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主义小说家之一。他一生中共创作了7部长篇小说、大量短篇小说及杂文。他的作品以科学实验手法对所观察的人物进行理性的分析,揭示了他们残酷、蜕变、暴力和堕落的非人性心理。而诺里斯在社会批判方面的高超造诣也得到了中外批评家的认可。《麦克提格》是弗兰克·诺里斯的代表作,于1899年公开发表。但是,这部作品因涉及堕落与血腥的情节受到美国文学界的猛烈攻击。20世纪20年代,对诺里斯的研究经历了一场复兴。《麦克提格》开始受到批评家的广泛关注。国内有学者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入手,揭示美国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体心理结构之间的关系。也有其他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这部作品。《麦克提格》是一部发人深省的经典小说,其中对处于社会底层人们的悲惨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极大地显现了它的魅力。小说中蕴含的对权力不公的控诉体现了诺里斯作品的前瞻性和价值所在。因这部作品含有丰富的自然主义元素,本人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从自然主义视角详细系统地分析《麦克提格》的人物,情节和主题,从而为诺里斯研究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一点填补作用。 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导论。导论部分介绍了作家弗兰克·诺里斯的生平,小说的国内外研究背景以及自然主义理论。 第二部分是正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章进行人物的自然主义分析。探讨了男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来源于坏境与命运的制约以及女主人公的最后的性格扭曲源于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人们都在为生活而奔波,这种生活包含着不稳定因素。麦克提格的生活中暗藏着一种潜在威胁,而特丽娜和马库斯的出现恰恰使这种威胁成为逼真的现实。前者的吝啬及后者的嫉妒导致了主人公的毁灭及其他们自身的毁灭。不难发现这些人之所以吝啬和嫉妒也恰是因为他们本身也受到了社会威胁而为了自保其身,正是社会环境导致了他们的堕落。对于特丽娜,她继承了山野种族所有劳苦与吝啬的本能—那种毫无主观意识,从来不思考节约意图的节俭。这种吝啬与节约为其日后变态的物质欲望追求埋下伏笔。 第二章进行情节的自然主义分析。阐述了原始本能-性本能促使男女主人公在故事发展中在一起,,也正是日后所有矛盾的原因。特丽娜成功地唤醒了麦克提格沉寂多年的欲望火山。她的出现使麦克提格对整个人生的态度都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但这种变化并不是认知和情感的升华,并没有使他的人性发生所谓的进化,却退化成为一种充满原始兽性的动物。特丽娜和麦克提格一样,自身的个体意识也被这种强烈的,冲动的人类欲望所唤醒,所以在麦克提格强劲有力的拥抱中,她感到了真正生命的存在。特丽娜是在一种暴力征服下失去理智的。所以,他们的“爱情”完全是动物世界的求偶事件,不具有人类美好爱情的那种崇高美感与道义。本章从男女主人公的婚姻及日后的矛盾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章分析了小说的主题:城市背景下的人性的贪婪。诺里斯借助象征手法,讨论人与环境的关系,引用自然事物作为象征的载体来说明重要意义。其中的两个代表是“镀金鸟笼”和大金牙招牌。但是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是贯穿全文的“镀金鸟笼”,它始终陪伴在麦克提格的身边。这个镀金鸟笼里养着一个金丝雀,而金丝雀的喜怒哀乐总是和麦克提格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这个象征符号说明:人们就像是被关在镀金鸟笼中的金丝雀,城市就像是囚禁人们的镀金鸟笼,人们在这种物质化的牢笼中生存,难以跳出城市背景下的意识形态控制。镀金鸟笼象征着人们被当时的社会所控制,无法与其抗争,注定悲剧的命运。面对自然和社会,人类往往是受自然控制的一方。小说主人公的行为是当时商业化社会的产物。因而在人类与自然和社会抗争过程中,人类最终不得不面临着失败的命运。 最后的结论部分主要对前面的论述进行总结,阐明了研究弗兰克.诺里斯作品的意义,透视了弗兰克·诺里斯通过《麦克提格》引发的对人类生存的关注。通过解析《麦克提格》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可以得出结论: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要被人性的弱点所控制,要不断地去克服,战胜它。
[Abstract]:Frank Norris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naturalist novelists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his life, he created 7 novels, a large number of short stories and essays. His works make a rational analysis of the observed characters by scientific experiments, and reveal their cruel, decadent, violent and degenerate nonhuman psychology. And Norris's great attainments in social criticism have also been recognized by Chinese and foreign critics. "Mcteague", a representative of Frank Norris, was published in 1899. However, the work is fiercely attacked by American literary circles because of the depravity and bloody plot. In 1920s, the study of Norris went through a revival. Mcteague began to receive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critics. Some domestic scholars start with Freud's psychoanalysis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and 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social subject at that t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are also other scholars studying this work from different angles. Mcteague is a thought-provoking classic novel. Its attention to the miserable life at the bottom of society and its reflection on social reality greatly show its charm. The indictment of the unjust power contained in the novel embodies the foresight and value of Norris's works. Because this work is rich in naturalistic elements, based on the achievements of predecessors, I systematically and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characters, plots and themes of Mcteag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so as to play a role in fi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Norris research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彦梅;胡笑瑛;;弗兰克·诺里斯《麦克梯格》中的“拜金主义”[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本文编号:1344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44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5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