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读者的引入——论狄德罗《关于〈私生子〉的谈话》
本文关键词:戏剧读者的引入——论狄德罗《关于〈私生子〉的谈话》 出处:《人文杂志》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狄德罗《关于〈私生子〉的谈话》一文不仅提出了市民剧的概念,而且还第一次论述了戏剧读者和戏剧观众的不同。本文将戏剧《私生子》和谈话结合在一起,分析了狄德罗对戏剧现代读者的引入及其给戏剧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现代戏剧舞台提示的创作上,随着舞台提示的出现及其所承担的功能的增加,改变了戏剧台词和戏剧表演,促成台词与戏剧动作的分离和导演的诞生。这对现代戏剧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565.073
【正文快照】: 引言学界一直以来都将狄德罗的《私生子》视为一出戏剧,将它与《关于〈私生子〉的谈话》分开来看,并仅将谈话视为一篇戏剧理论,着重分析了其中所提出的严肃戏剧这一理论。然而,狄德罗自己却在《关于〈私生子〉的谈话》和《论戏剧诗》中明确指出,《私生子》一剧“要成功就必须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子华;;论戏剧冲突与人生双极性的同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王荣;;浅谈元杂剧《盆儿鬼》与《哈姆雷特》中的鬼魂显灵现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3 邵丽;;《推销员之死》中的自然与女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4 武玉莲;;爱米丽爱情悲剧的美学特色[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5 阎保平;刘茜;;论喜剧文学的美学品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于陆一;;反幻觉形式的现代派戏剧文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1期
7 郗雪蓉;;简析《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人物的言语与心理[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8期
8 张龙;易卜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9 罗辛;;社会转型期中国艺术的发展及几个相关的理论问题(上)——中国舞蹈及舞剧近现代发展的大环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钱浪;;易卜生戏剧中的家庭与孩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学;;张爱玲的喜剧性与现代性——以其散文为例[A];2008年台湾文学现代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2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姚韫;论何其芳文学思想的建设性和矛盾性[D];辽宁大学;2011年
4 刘秀玉;生存体验的诗性超越[D];辽宁大学;2011年
5 卢普玲;人物与叙述[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钟艳萍;论王尔德小说和戏剧中的审美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黄义枢;清代节烈戏曲考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何明燕;七宝楼台的光华[D];浙江大学;2012年
9 孙淑芳;鲁迅小说与戏剧[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周建平;新时期中国文艺管理体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凡凡;王尔德在20世纪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徐杰;尤金·奥尼尔的精神生态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娜娜;萨特诗学选择观念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刘其荣;周稚廉戏剧作品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解直锋;希腊罗马神话对莎士比亚悲剧创作的影响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冷静;普契尼歌剧中的东方元素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谷小龙;戏曲音乐剧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赵克;论近现代中国对西方悲剧理论的引进和接受[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9 苏舒;《仲夏夜之梦》与《西厢记》戏剧情感表达手段之比较[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梅振铎;《李尔王》的生态叙事消极体验[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燕宁;狄德罗哲学思想中的辩证法因素初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2 艾珉;;具有不朽生命力的理论著作——读《狄德罗美学论文选》[J];读书;1984年04期
3 布赖恩·奥基尔;罗曼;;名人最后的话[J];世界文化;1990年03期
4 张伟;浅议狄德罗美学、文艺理论的哲学思想[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黎启全;“美在关系”说初探[J];求索;1983年06期
6 葛由;;狄德罗的哲学小说——《拉摩的侄儿》[J];读书;1980年08期
7 柳门;;法国纪念狄德罗逝世二百周年[J];读书;1985年01期
8 叶伯泉;狄德罗的艺术想象论及其思想特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9 漆以Q,
本文编号:1354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54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