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性别视域下的母女关系主题——《母女二人》与《无处告别》中母女关系书写对比

发布时间:2017-12-30 14:29

  本文关键词:性别视域下的母女关系主题——《母女二人》与《无处告别》中母女关系书写对比 出处:《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母女关系 性别视域 男权意识 女性主体意识


【摘要】:从性别视域的角度入手,对英国著名作家D.H.劳伦斯的《母女二人》和我国当代女作家陈染的《无处告别》两个中篇小说中的母女关系书写进行对比,旨在分析两位作家如何以不同的性别视角在各自的小说文本中描述和解码现代社会中错综复杂的母女关系,总结他们在各自作品中对女性主体意识所持的不同观点,从而进一步探讨当代女性走出母女关系困境的可能。
[Abstract]:......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大学外语部;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106.4-03
【正文快照】: 20世纪以来,随着女性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步兴起与发展,母女关系题材常常出现在许多中外女作家的笔下。这些作品不但引发了无数女性读者的情感共鸣,也同样受到了文学评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对母女关系的书写并非女性作家的专利,一些男性作家也曾就这一题材创作了发人深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婷婷;;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解读谭恩美《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7期

2 齐林涛;;异质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喜福会》母女关系解读[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赵萍;;从文化差异解析《喜福会》的母女关系[J];长城;2009年08期

4 陈惠君;;“母与女”:母女谱系在《喜福会》中的体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5 蔺映真;;“女勇士”的觉醒与困惑——汤亭亭小说《女勇士》评析[J];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陈玲玲;;“欲望三部曲”中的男权意识[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7 杨柳;;情感的真正沸腾——解读《喜福会》母女关系[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年02期

8 陈洁;;《喜福会》母女关系的再解读[J];译林;2009年04期

9 何华;;解析《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的冲突折射出的中美文化差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11期

10 孟佳莹;;浅析《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男权意识的体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鲍迎迎;;论《灶神娘娘》中的母女关系与身份认同[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洁玉;;期待与失望——解读艾丽丝·沃克的《日常用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胜兰;;《虹》中人物之间的伦理关系[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亮;张颖;;《安妮日记》中的普适意义[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林珍;;《远山淡影》中的不可靠叙述与读者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古榕;谭恩美的喜与悲[N];中华读书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邹建军;“和”的正向与反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琼;矛盾情结与艺术模糊性[D];复旦大学;2005年

3 黄洁;小天地与大世界[D];苏州大学;2013年

4 陈凌娟;柯莱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师彦灵;美国当代华裔女性文学创伤叙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娣霞;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母女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2 田致梅;从霍米·巴巴的理论视角对《女勇士》、《喜福会》和《骨》中母女关系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3 乔玉;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母女关系[D];西北大学;2013年

4 郝倩;背景—生活—交际路线解读《喜福会》中母女关系[D];辽宁大学;2013年

5 郭巍;黑人女性的身份认同之路[D];吉林大学;2007年

6 刘翠兰;谭恩美及其作品《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D];内蒙古大学;2004年

7 王薇;叛逆、转向与回归—欧茨小说中的母女关系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8 何诗存;论《华伦夫人的职业》中的两难选择和亲情疏离[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晓霞;迷失美国[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蔡莉;光辉与艰难[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55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55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7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