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与影共舞——《解放了的朱克曼》中的“自我”隐喻解读

发布时间:2017-12-30 15:07

  本文关键词:与影共舞——《解放了的朱克曼》中的“自我”隐喻解读 出处:《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朱克曼 文化隐喻 犹太自我 文化自我


【摘要】:罗斯小说《解放了的朱克曼》中人物之间存在独特的隐喻关系。小说中,演艺界女明星希萨拉和曾经参加电视节目问答秀的犹太人阿尔文都与朱克曼之间存在着互为隐射的对应关系,是朱克曼的文化影子和生存映射:希萨拉是纳森作为文化名人的"自我"隐喻,而阿尔文则是纳森犹太自我的隐喻。就此角度而言,整个文本就是一出"与影共舞"的隐喻游戏。
[Abstract]:......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
【基金】:(10XJA752003)" target="_blank">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西部项目>(10XJA752003)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基地项目(12JZ032)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解放了的朱克曼》(Zuckerman Unbound,1981)是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PhilipRoth)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小说,系“被缚的朱克曼三部曲”(Zuckerman Bound Trilogy)中的第二部。小说中,作家人物纳森·朱克曼(Nathan Zuck-erman)因其小说《卡诺夫斯基》(Carnovsky,1969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月红;花朵和被子:沃克短篇小说中的黑人妇女文化隐喻[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赵淑琴;女性的婚恋困境与自我拯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孔珍;论托尼·莫里森小说中黑人饮食的文化隐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55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55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1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