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雨即将来临》看西方科幻小说的特点
本文关键词:从《细雨即将来临》看西方科幻小说的特点 出处:《语文建设》2013年3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科幻小说是在西方工业革命发展下产生的,与科学技术紧密相连,是作家在认识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及困惑。本文试从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雷·布拉德伯雷的作品《细雨即将来临》分析西方科幻小说的特点,以其为研究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略尽勉力。
[Abstract]:Science fiction is produc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closely linked, is a writer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us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n the vision of the future and confused life.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science fiction from the famous American science fiction writer ray Brad Williams works < > rain coming, with i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science fiction as hard.
【作者单位】: 集宁师范学院外语系;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也造就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渗透到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科幻小说的产生源自西方工业革命,科学与幻想便是科幻小说的关键要素。1818年,玛丽·雪莱发表的《弗兰肯斯坦》被公认为科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毕文静;;西方科幻小说述评[J];大众文艺;2012年03期
2 陈许;试论美国科幻小说的产生和发展[J];国外文学;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倩;;浅析科幻小说的创作主题[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8年12期
2 毕文静;;西方科幻小说述评[J];大众文艺;2012年03期
3 高敏;黄波;李亚可;;Science-fiction Color in Gulliver's Travels[J];海外英语;2012年11期
4 曲杨;;当代弗兰肯斯坦——解析美国冷战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家形象[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韩强;;新世纪科幻小说与奇幻小说、魔幻小说之间的关系——从国外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谈起[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福龙;科幻电影中的神话叙事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祝季冬;近十年美国科幻电影的哲学诉求[D];西南大学;2012年
3 王雪莹;我国科幻文艺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王玮玮;中国科幻小说的受众心理解读[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彭武妮;追寻一个崩解中的“屠场”[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张新礼;双重背景——经典叙事与通俗文类交织下的现代[D];西北大学;2010年
7 何建荣;初中语文科幻小说教学方法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敏;对科幻的判定及其社会影响力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赵建慧;从目的论视角看科幻小说翻译[D];山西大学;2010年
10 张丽;科学理性与文学诗性的融合[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许;试论美国科幻小说的产生和发展[J];国外文学;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凤春;;解读《小世界》现实主义写作特点的真实存在[J];青年文学家;2009年24期
2 张迎春;;从《两个赶牛人》看华特·司各特历史小说的特点[J];今日科苑;2009年17期
3 陈霞;;浅析夏洛蒂·勃朗特小说《教师》的写作特点[J];作家;2010年08期
4 孔令琳;;托尼·莫里森的多角度叙述写作特点[J];大众文艺;2010年23期
5 关薇;;独特的文学视觉 完美的写作艺术——析《老人与海》的写作特点与艺术风格[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12期
6 刘蓉;;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在《白雪公主》中的体现[J];考试周刊;2009年22期
7 崔卫成;;再评劳伦斯的中篇小说《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郝启成;弗·福赛斯的作品及其写作特点[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9 王晓慧;;善与恶的完美交织——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叙事和写作特点[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程筱筱;;浅谈西奥多·德莱赛的人生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英文)[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春燕;;一沙一世界——从《伊芙琳》看乔伊斯的写作特点[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舒伟;《西方科幻小说史》中的多丽丝·莱辛[N];文艺报;2008年
2 本版编辑邋王逢振 舒伟 田松 张国龙;莱辛科幻小说:对人类命运的深沉思索[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陈文德;另一个角度看曹操[N];长春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杨雅莲;赫塔·穆勒:毫无希望时露出光明[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颖;试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写作技巧在翻译中的再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周佩琼;法国新时期移民文学的代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刘扬;传统与后现代小说写作方法的巧妙结合[D];河南大学;2010年
4 陈媛媛;语域理论视角下分析《最蓝的眼睛》[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5 遇荟;试论司汤达自传的独创性[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秀娟;对欧·亨利小说的功能文体学之分析[D];安徽大学;2007年
7 史艳丽;从解构到重构—解读《紫色》[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小平;再思克莱德的悲剧之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晶;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自我意识的体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蒋冬丽;孤独:无法摆脱的精神困境[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55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55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