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后现代另类“他传”小说
本文关键词:《夏日》:后现代另类“他传”小说 出处:《外语研究》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家J.M.库切在移居澳大利亚后发表的重要小说《夏日》中,又一次独辟蹊径,隐身于叙事之外,设计了假设自己死亡后别人为自己作传、由与自己相关联的人物从不同视点评价还原自己形象的另类"他传"。作者在模式的革新、传主的隐身和客体化叙述表现、受访者的主体意识与对传主的碎片化记忆,在注重展示传主主导性方面真实可信的同时,强化细节的生动可读,在召唤读者参与解读、完成意义实现的过程中,为世界传记文学提供了新的样式。
[Abstract]:An important novel "summer > Nobel prize winning novelist J.M. Coetzee published in the Australia, another inventive, hidden in the narrative, the design assumptions themselves after the death of others for their own biography, and by their associated characters from different viewpoints on his or her own image evaluation offbeat" autrebiography ". In the reform of the mode of stealth and objectification of the narrative subject, their subject consciousness and subject to fragmentation in his memor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show the predominance of authentic and vivid, readable strengthen details, call readers involved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aning, complete the realization process, provides a new style of literature the world's biography.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英国移民文学研究”(11WWB004)部分成果
【分类号】:I478.074
【正文快照】: 1.引言锐意创新的多产作家库切,在其至今已长达38年的文学创作过程中,不间断地进行充满他性的书写试验,发表小说、传记、评论集等21部风格特异的作品,显示出永不枯竭的活力。库切的每一部作品面世都给读者带来惊喜,带来别样的感受。“[库切]拒斥线性情节、完美人物、清晰背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长才;风月所以惊世界——对库切小说的一种解释[J];外国文学;2004年01期
2 石杰;;鲁迅与库切小说的批判精神之比较[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大卫·阿特韦尔;;库切、争议与耻辱(英文)[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5期
4 马宾;薛武;;管窥《等待野蛮人》的后现代主义现实关怀[J];作家;2009年04期
5 石平萍;关于非洲后殖民文学的对话——评《小说在非洲》[J];外国文学;2004年01期
6 张冲,郭整风;越界的代价——解读库切的布克奖小说《耻》[J];外国文学;2001年05期
7 卫岭;;论库切小说《耻》的后殖民主义话语特征[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杨铭t@;;解读《耻》中的歌剧与狗[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01期
9 冯洁;;《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的叙述视角分析[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张玫珊 ,莱奥尼达斯·巴尔莱塔;巴尔莱塔小说三篇[J];外国文学;198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兰珍;;从马洛的寻觅看文明的堕落[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2 蔡圣勤;;文化殖民后语境中的叙事身份和道德伦理两面性——库切小说《耻》细读之三[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郭红;;“文献”小说——《嘉莉妹妹》[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张德福;;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5 李倩;;谈康拉德小说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选择[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6 王晓燕;;“延存”的艺术:论加拿大英语小说主题[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7 王国富;;论《巴尔塔斯画院》[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8 李玉颖;;福克纳的意识流表现手法初探——析著名小说《喧哗与骚动》[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9 张娟利;;论辛西娅·欧芝克小说《微光世界的继承者》中的逃亡者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潘绍玺;;爱米丽的表——一个关于时间的隐喻[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海飞;拐弯之处就是黑夜[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2 郭宏安;《大西岛》的魅力[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马婷;“沉默之子”的言说[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荣欣;心灵深处的群魔[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5 刘恒涛;布克奖得主 喜欢在厨房写作[N];财经时报;2007年
6 孙生;首部涉及天体生物学的小说引进中国[N];人民日报;2006年
7 王淼;好故事让我不忍读完[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季剑锋 书评人;看,,里面是空的[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9 李公昭;“我对战争有信念”[N];文艺报;2005年
10 兰守亭;库切的小说:是《福》而不是《敌人》[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旭峰;解放政治与后殖民文学[D];南开大学;2009年
2 蔡圣勤;孤岛意识:帝国流散群知识分子的书写状况[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兰守亭;人的困境与拯救——库切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郎晓玲;十八、十九世纪中英鬼小说主题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光贞;夏目漱石小说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蔡春露;威廉·加迪斯小说中的熵[D];厦门大学;2003年
7 武娜;库切小说中的他性表征与伦理重构[D];河南大学;2010年
8 庞希云;“人心自悟”与“灵魂拯救”[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宏起;布尔加科夫小说的虚幻世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张薇;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D];苏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嵩;库切小说的艺术特色及其笔下的南非[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谭念;论托玛斯·哈代的小说创作思想发展历程[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兵;让自由展翅高飞——论艾瑞卡·琼的小说《怕飞》中的女权主义思想[D];吉林大学;2004年
4 杜丽娟;永恒的求索[D];河北大学;2004年
5 邓晓莹;存在的深思[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宋炎;一个自语者的心灵世界[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7 马威艳;维多利亚时代小说英语中的名词所有格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8 何劲虹;徘徊在彼岸的爱[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9 于秀春;论奥斯卡·王尔德的颠覆性奇想文学创作[D];苏州大学;2008年
10 黄中梅;托妮·莫里森小说中两性关系描写的文化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70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70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