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丽曲线》中的平衡
本文关键词:论《美丽曲线》中的平衡 出处:《青岛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阿兰·霍林赫斯特 《美丽曲线》 平衡 同性恋
【摘要】:阿兰·霍林赫斯特(1954-)是当代英国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凭借其男同性恋小说《美丽曲线》,他于2004年获得了英国最具声望的文学奖项曼布克奖。《美丽曲线》讲述的是中产阶级出身的男主人公尼克在闯入上流社会之后,生活和事业上成长发展并最终堕落的故事。通过对小说中男女两性的关系、爱与性的关系、动与静的关系以及美与道德的关系的论述,本文旨在探究霍林赫斯特的平衡思想。 论文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霍林赫斯特的生平、创作、文献综述以及《美丽曲线》的故事梗概。第一章论述了小说中男女两性的不平衡关系,角色自身性格的失衡以及男性女性化和女性男性化,引出雌雄同体的新的两性关系结构。第二章讨论了爱与性的不和谐关系,探究了作者对爱、性与金钱三者平衡的思想。第三章分析了小说中的动态场景和静态场景描述,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描述,探讨了其以动衬静,动静相生的描述平衡。第四章通过对美和道德的关系以及残缺美的探究,提出美是道德的象征的观念,论证了美与道德的平衡关系。结论部分总括了《美丽曲线》的主题、霍林赫斯特隐藏在故事情节中的平衡思想、对人性的洞悉、对边缘人群的同情以及对不合理的社会结构的担忧。
[Abstract]:Alan Hollinens ( 1954 - )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writers in the contemporary British literary world . He won the most prestigious literary award in Britain in 2004 , according to the beautiful curve of his gay novels . The beautiful curve illust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le and female gender in the novel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x and sex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ynamic and the static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auty and morality .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x and sex , explores the balance between beauty and morality , points out the balance between beauty and morality , points out the balance between beauty and morality , points out the balance between beauty and morality , points out the balance between beauty and morality , points out the feeling of human nature , sympathizes with the edge crowd and concerns about the unreasonable social structure .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润芳;;华语同性恋电影所呈现的民族文化形态[J];电影画刊(上半月刊);2011年06期
2 ;喜欢女老师是同性恋预兆吗?[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6年12期
3 王吉广;;不再“同性恋”[J];大众心理学;2007年03期
4 ;道德应当有底线——三位牧者回应吕丽萍[J];天风;2011年08期
5 ;詹姆斯·弗兰科:我现在倒是喜欢人们说我是gay[J];电影世界;2011年08期
6 ;影视串烧[J];江淮法治;2011年14期
7 李小青;;同性恋电影中两种性别的身份认同性:中国电影为例[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8 邓军;;爱上同性的她[J];黄金时代;2008年12期
9 熊芬兰;;《蓝宇》和《蝴蝶》的焦虑情结解读[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王竹;;所多玛的悲歌——浅谈同性恋与外婚制起源的关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兴义;陈满庆;;论狱内押犯同性恋问题与防治对策[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2 周正猷;;试论同性恋歧视中的文化影响[A];江苏省性学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邹才发;;二例同性恋杀人案法医学鉴定[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丁学刚;;同性恋门诊48例咨询分析[A];江苏省性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邸晓兰;;我该如何是好?[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6 曹宁校;邵长庚;张君炎;华晓波;刘树;;从小规模调查看大学生对同性恋问题的态度[A];江苏省性学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李鹏;张敏鸣;;同性恋男性和异性恋男性在观看色情视频时的大脑fMRI激活差异[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8 ;Several Inspiration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s[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2004)论文选集[C];2004年
9 林振林;;同性恋的进化心理学理论模型述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孔铸;;同性恋、异性恋、自恋及道德颠覆——《聊斋志异·封三娘》解读及其他[A];广西语言文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利;同性恋倾向应有意识淡化[N];保健时报;2004年
2 ;我是同性恋吗?[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马艳玲;同性恋患者早就医[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张雪丽;盲目封杀早恋易致同性恋[N];北京科技报;2004年
5 徐岫茹;警惕同性恋的诱惑与侵害[N];中国妇女报;2003年
6 唐绿意;美国的同性恋家庭[N];光明日报;2002年
7 朱迎春;同性恋与艾滋病[N];农民日报;2001年
8 记者 颜亮;判别同性恋羊[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9 雷涌泉;关注同性恋[N];法制日报;2004年
10 吴邕莲;同性恋为啥易患艾滋病[N];大众卫生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春丽;镜与灯的诗学:真善美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教乐传统[D];西南大学;2012年
2 张新颖;边缘上的变奏[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周丹;叶芝抒情诗中的视觉艺术[D];中南大学;2012年
4 陈豪;变奏与聚合:乔伊斯《尤利西斯》的美学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程雪芳;莎士比亚两部长诗的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韩琛;漂流的中国青春[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宋彦;穿行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许原雪;纳博科夫小说中男性视阈下女性形象的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李新亚;阐释爱情故事内涵的语言巨匠:莎士比亚《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郑广淼;论婚姻关系中私法自治的界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倩倩;论《美丽曲线》中的平衡[D];青岛大学;2012年
2 马文婷;试论雪莱的抒情诗之美[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亭亭;论埃德加·爱伦·坡诗歌创作中的死亡美学[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玉玲;同性恋合理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韦春莺;“女性”视角,“男性”世界[D];华侨大学;2003年
6 王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同性恋书写的变迁[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万坤焱;透视生命:论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中的女性美[D];暨南大学;2010年
8 游小鸿;《柳林风声》中的美学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晶晶;论济慈诗歌中的意境创构与精神价值[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宋建;论唐诗的模糊美[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92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92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