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小说《喜福会》中生态女性主义下的文学解读

发布时间:2018-01-22 04:05

  本文关键词: 华裔女作家 喜福会 女性主义 文学分析 出处:《语文建设》2013年3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用女性的视觉和思想,为我们展示出了处于边缘地带美国华裔女性的困惑。同时作家用文学强调了在强势文化的背景下,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中国文化身份,即使是受到歧视和边缘化也要重塑一个完整的自我。
[Abstract]:Amy Tan, a Chinese American writer, shows us the confusion of Chinese American women in the marginal area with her vision and thoughts, while the writer emphasizes on the background of strong culture with literature. To face one's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bravely, one must reshape one's whole self, even if it is discriminated against and marginalized.
【作者单位】: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小说《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Amy Tan)创作的以反映女性主义为主题的作品,这部充满了人性思考的小说在1989年被列为美国四大畅销书之一,谭恩美1952年出生于美国加州,先是毕业于医学院,之后取得语言学硕士学位。在经历几年文学积累之后,她的小说《喜福会》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辉;;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喜福会》里素云的形象[J];科技信息;2009年32期

2 李素萍;;她们自己的声音——对《喜福会》与《灶神之妻》中母亲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陈惠君;;“母与女”:母女谱系在《喜福会》中的体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4 徐键;;论《喜福会》的多重主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章晓宇;;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观照下的《喜福会》[J];山花;2008年17期

6 魏青;;《喜福会》中的交际障碍[J];大家;2010年23期

7 刘熠;;是多元文化主义,还是东方主义?——为美国华裔女作家一辩[J];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01期

8 刘旭彩;;《喜福会》中象征的文化阐释[J];长城;2009年06期

9 刘千凤;;叙事学视角下对《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的研究[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7期

10 谢亮;;华裔女性的身份危机——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喜福会》中女性形象[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莉馨;;女性主义视阈中的格林童话模式[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2 柯秋梦;;父权制下的两性困境——《伊坦·弗洛美》的女性主义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小航;;母性的枷锁——读凯特·肖班的《觉醒》[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吴荣兰;;从无声到有声——论《喜福会》中华裔女性自我身份的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陈研;;黑人女性寻求第三空间:《他们眼望上苍》后殖民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柳泳夏;;“他者”华人的中国性(chineseness)想象——以旧金山华人文学为中心[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5)[C];2009年

7 赖夏菲;;《猫眼》:女性主义和量子力学的完美共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曲薇蔚;;“两类人”看强交际环境文化与弱交际环境文化之间的冲突[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周阿芹;;谈谈《傲慢与偏见》中的新女性形象——吉英和伊丽莎白[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10 甘惠侨;;马奇四姐妹的美德成因浅析:论《小妇人》中的教育主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晓华;母亲啊母亲,你杀死了我[N];文艺报;2005年

2 洪庆明;女性主义的前现代牧歌[N];中国邮政报;2003年

3 约翰·弗里曼邋王锋;翻阅她的金色笔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4 蔡芳钿;品特与政治[N];中华读书报;2009年

5 谢菲;耶利内克:生命不能承受的爱欲[N];经济观察报;2004年

6 石扬邋史国强;美籍华裔作家:从边缘融入主流[N];辽宁日报;2008年

7 康正果;耶稣身边的女人[N];南方周末;2005年

8 唐玉清;“我想要的是生活的一切”[N];文艺报;2008年

9 秋叶;亚裔美国文学研究的新起点[N];中华读书报;2009年

10 士曾;谭恩美笔下的灵异东方[N];中华读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成;桑塔格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D];四川大学;2003年

3 王保中;欲望际[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宗杰;新世代女性文学の位相[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史月;嘉黛·萨曼内战三部曲中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蔡青;后殖民语境下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疾病书写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玉洁;莎士比亚:原初女性主义者还是厌女主义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梁中贤;边缘与中心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晓英;走向完整的生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建敏;天使与妖女[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杜姗珊;对林京子文学中的女性主义的考察[D];山东大学;2010年

3 韩静;赛珍珠:女性主义的先锋[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好利;文明断层时代的女性生存书写[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席旭琳;萨克雷眼中的女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凌;凯瑟琳之死的隐喻:在女性主义的视阕中重读《永别了武器》[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高敏;后现代视域中伊利格瑞的女性话语理论重构[D];西北大学;2010年

8 罗瑞芳;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性主义[D];新疆大学;2002年

9 吴琦;从“房间”到“灯塔”——对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女性主义解读[D];西北大学;2004年

10 李秀云;《新垦地》女性形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53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453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a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