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水泥花园》中的“水泥花园”意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2 09:00

  本文关键词: “水泥花园” 意象 都市文化 批判指向 出处:《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麦克尤恩的首部长篇小说《水泥花园》讲述了发生在4个孩子身上的变态的恐怖故事。麦克尤恩在书中详细阐释了"水泥花园"的建构过程及目标指向,使"水泥花园"成为贯穿全书的重要意象。麦克尤恩通过该意象表达了他对当代都市文化的认知和对人的生存状态及当代社会的多重困境的深刻思考。文章从"水泥花园"的建构过程、"水泥花园"中的生存境遇及其本质内涵入手,对"水泥花园"所蕴含的都市文化批判思想进行探究,旨在精确而深入地把握麦克尤恩的思想精髓及其作品中的都市文化批判意义。
[Abstract]:Mceuen's first novel "the Cement Garden > tells the story happened in the 4 children's abnormal horror story. Mceuen explained in detail in the book"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goal of the cement garden "to make" the cement garde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mage throughout the book. Mceuen expressed profound reflections on his perception of multiple difficulties contemporary urban culture and the state of human existence and contemporary society through the image.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ement garden "," garden of cement "in the existing circumstances and its essence, to explore" the cement garden "contains the city's cultural criticism, to accurately and thoroughly grasp the thought the essence of Mceuen and his works in the urban culture.

【作者单位】: 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BWW045)
【分类号】:I561.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瞿云婕;;《霍华德别业》和《印度之行》意象体系的嬗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2 李方亮;;废墟中的还乡——师陀短篇小说中的意象解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3 侯海荣;;《静夜思》“床”意象脞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4 翁菊芳;;精彩纷呈的意象——以施蛰存荒诞小说《魔道》为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高岭;;月与日的辉映与逆变——《金锁记》的整体意象模式[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王晓娟;王欣;;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西风颂》的象征手法浅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阮霄羽;;《本杰明·巴顿奇事》中倒运式象征运用研究[J];长城;2010年02期

8 莫文甫;;浅论中国古典诗歌的空间形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9 李跃力;论郁达夫小说中的自然意象[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周小英;;李商隐“无题”诗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意象主要表现形式之比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翼;中国现代散文诗的诗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艳丽;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徐彦利;先锋叙事新探[D];山东大学;2005年

5 丁玉龙;当代蒙古语诗歌综合研究(1947年-1978年)[D];内蒙古大学;2004年

6 李蕾;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D];同济大学;2006年

7 焦小婷;多元的梦想[D];河南大学;2006年

8 刘晓光;景观象征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陈晨;现代人文视野中的乡土体验与文学想像[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安丽哲;从“遗产”中解读长角苗服饰文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健;李白诗歌意象的概念整合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茹辉;黄仲则纪游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刚;刘长卿诗歌意象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琦;论绘画写生中的创作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惠;唐诗柳意象审美文化价值新探[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张宜琳;茨威格与施蛰存小说女性人物心理探析[D];江南大学;2010年

7 黄田田;论唐诗中的风雨意象[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亚栋;论阎连科小说的魔幻意象[D];河南大学;2011年

9 谭红;艾默斯特镇的雏菊与明水泉畔的江梅[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丽敏;莫言小说意象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妍;《太阳石》——动人心弦的流浪诗人之歌[J];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03期

2 齐俊;;例说“夜莺”意象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体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2期

3 刘凤阁;;《简·爱》作品中意象隐喻的心理空间[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陈木茵;;《伊坦·弗洛美》中的意象与主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杜馨;;追寻心中的“灯塔”——浅析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的意象元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6 王秀利;;高贵的飘逸状态:对卡夫卡的《审判》的主导意象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姚丽梅;;《过桥》的象征主义解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5期

8 刘冬梅;;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时间意象浅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9 任玲玲;;浪漫主义诗歌中风之意象[J];世界文学评论;2011年01期

10 蔡玉辉;《荒原》中的意象[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丛滋杭;;论艾略特早期诗歌的沟通障碍[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黄丹蓉;;浅谈中日古典文学诗歌中“蝉”的意象——从《新撰万叶集》上卷入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曼;;《达洛维夫人》的隐喻悖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罗云锋;;历史理论视野下的文学史分期观念考察[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5 朱梅;;托妮·莫里森笔下的微笑意象——兼论“仿黑人滑稽戏”传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郑飞;;试用语料库分析《悲悼》中海岛的意象[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林丽贤;;幻想监狱:论《蝴蝶君》中的蝴蝶固像对东西方想象力的束缚[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晓玲;;爱米莉.狄金森自然诗初探[A];2003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9 张礼牡;卢普庭;丁迎;;幽闭的灵魂风景画家——论狄金森的诗歌艺术[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梁文琴;;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情韵[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凤高;浪漫主义者的肺结核病意象[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朱莉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以袭人的寂寞传达诗歌的魅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方磊;世界就是荒原[N];中国保险报;2004年

4 王久辛;熟视无睹与闻所未闻[N];文艺报;2010年

5 翻译 田原;发现悲伤之内的欢乐[N];经济观察报;2007年

6 云也退;缅怀吕同六先生:是怎样的风令我黯然神伤[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王铭铭(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诗人林奇意象中的高尔夫墓地[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8 张和龙;《大海》——艺术的胜利[N];文艺报;2006年

9 廖糜;证之于死亡的成年[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彭程;帕慕克的“呼愁”[N];中华读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钰明;多恩爱情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红梅;韩国古典诗歌中的陶渊明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3 王琢;想象力论:大江健三郎的小说方法[D];暨南大学;2002年

4 徐立钱;穆旦与英国现代主义诗歌[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萧萍;折光的汇合:暧昧与胁迫性生存[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6 陈庆勋;艾略特诗歌隐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朱小琳;回归与超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管淑红;《达洛卫夫人》的系统功能文体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邓颖玲;康拉德小说的空间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爱琴;A.S.拜厄特小说中的性别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晓莉;劳伦斯诗歌中意象之表现及性爱之描述[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骏;从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看英国文学中的荒岛意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路琦;对爱德加·爱伦·坡恐怖小说中意象的图式分析[D];重庆大学;2005年

4 刘军;从《金苹果》看韦尔蒂的小说艺术[D];吉林大学;2005年

5 田红义;论罗伯特·洛威尔挽诗的荒原主题[D];河北大学;2005年

6 车才良;从《齿轮》看芥川龙之介晚年的心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景朝亮;充满矛盾的人生和写作[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8 王伟;论《红色英勇勋章》的写作手法[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冬;十三种观察史蒂文斯的方式——读解华莱士·史蒂文斯诗歌中的意象和禅意[D];黑龙江大学;2001年

10 马春兰;评《荒原》一诗中的对比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55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555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f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