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从性别政治话语到帝国殖民话语——康拉德丛林小说解读

发布时间:2018-03-25 03:09

  本文选题:康拉德 切入点:家园 出处:《外国文学评论》2013年02期


【摘要】:西方历险文学时常牵涉到两个空间的转换:历险空间和家园空间,并可以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实现从性别政治话语到帝国殖民话语的转变。在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和《吉姆爷》中,家园空间从被隔离到被切除,白人女性形象从虚假在场到完全消失,反映的是他对于帝国殖民现实的失望,对于所谓家园救赎的不信任和排斥。
[Abstract]:Western adventure literature often involves the conversion of two spaces: adventure space and home space. And in the process of this transition, from sexist political discourse to imperial colonial discourse, in Conrad's Heart of Darkness and Lord Jim, the home space goes from being isolated to being removed. The white female image from false presence to complete disappearance reflects his disappointment with the imperial colonial reality and his distrust and rejection of the so-called homeland redemption.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刚;反思康拉德及其作品《黑暗的中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戴苏东;让《黑暗的心》展现出光明的境界——论康拉德作品的艺术魅力[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胡强;康拉德与英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王晓兰,王松林;康拉德在中国:回顾与展望[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5期

5 王松林;;英美康拉德研究综述[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4年00期

6 谭小兵;;波兰来的康拉德·扎包斯基[J];大经贸;2005年02期

7 高灵英;;康拉德宗教信仰问题的探讨[J];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01期

8 李长亭;;存在的迷惘——论康拉德作品中人物的命运选择[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李宏;;康拉德的有色女性观[J];外语研究;2006年05期

10 王进;张颖;;父权规训与男性想象——解读康拉德小说《黑暗的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倩;;谈康拉德小说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选择[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吴泽霖;;苏联东方学家康拉德对东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比较研究[A];东方丛刊(2000年第2辑 总第三十二辑)[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宁一中;康拉德与剑桥大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潘小松;童年的约瑟夫·康拉德[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记者 云也退;人类学家里的康拉德[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尤莼洁 孔令君;“一个人的交响乐团”现真身[N];解放日报;2010年

5 孙喜庭 实习生 侯颖 本报记者 李兵;德国老专家情系中国企业[N];锦州日报;2006年

6 章乐天;西方的目光,内观东方的心灵[N];经济观察报;2014年

7 陈侗;海洋中的文学[N];文汇报;2001年

8 云也退;他们憎恶生活[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9 刘蔚;惊涛骇浪中的百味人生[N];文汇报;2012年

10 郑讴 编译;文学元素使社会科学更富活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燕;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康拉德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王松林;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美萍;康拉德与浪漫主义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强;“焦虑时代”中的“道德现实主义”[D];浙江大学;2006年

5 祝远德;他者之维[D];四川大学;2005年

6 庞伟奇;直面虚无的灵魂救赎[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坚;康拉德小说的道德主题与现代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文军;自我、他者、世界[D];山东大学;2011年

9 邓颖玲;康拉德小说的空间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秀杰;康拉德小说的陌生化诗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华;康拉德小说的精神家园探究[D];江南大学;2009年

2 单晓云;试论康拉德的文化身份与其小说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洪永娟;[D];浙江大学;2004年

4 李丽芳;康拉德后殖民意识的双重性[D];南昌大学;2005年

5 叶丽玲;论康拉德的现代主义特征[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杜明业;康拉德小说的叙事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7 杨露yN;疏离与责任:康拉德精神之核[D];苏州大学;2003年

8 刘旭彩;康拉德—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D];吉林大学;2004年

9 朱洪祥;异化·疏离·孤独:解读康拉德的现代主义小说《黑暗的心》[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鹏;康拉德小说双希文化冲突的表现及原因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61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661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7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