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本文选题:艾丽丝·门罗 切入点:生态女性主义 出处:《外国语文》2014年05期
【摘要】: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的自传体小说《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以20世纪40年代的加拿大西安大略小镇为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黛尔的成长经历。其中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思考贯穿于整部小说之中,敬畏自然、关怀动物、在精神上与自然认同均体现了门罗对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的反拨。
[Abstract]:The 2013 Nobel Prize winner Alice Monroe's autobiographical novel, Life of Girls and Women, is set in a small town in western Ontario, Canada, in the 1940s. This paper tells about the heroine Dale's growing up experience, in which the et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runs through the whole novel, fearing nature and caring for animals. Both spiritual and natural identity reflect Monroe's counterattack on the philosophy of anthropocentrism.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女性解放路径的中国特色研究”(11BKS07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711.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李亚;谭中杨;;论科学发展观蕴涵的环境伦理学思想[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3 吴尚华;;贾平凹《怀念狼》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洪流;;从《鹿跳泉》看华兹华斯的生态主义思想[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胡水琴;;路在何方?——科马克·麦卡锡的《路》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6 武磊磊;;普列姆昌德自然生态思想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7 周彰波;;哲学视野下的生态关怀[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陈亚兵;;传统家庭伦理对当代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晏智杰;自然资源价值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陈凤珍;;生态女性文学批评的话语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志红;;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危机与转机——比较文学视野[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蒋风冰;盛晓明;;生态运动的实践智慧——深生态运动的阿伦特方案[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3 路卫华;;从现代科学的维度看生态文明建设[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陈叶兰;许婷;陈f:寅;;动物的环境法律主体资格探讨[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义松;吴国振;;论环境法学研究的当代任务[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泉生;何晓榕;;生态人与法的价值变迁[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毅;;自然界的道德主体身份探析——实现人类中心主义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郭冬梅;;环境正义视野下农民污染受害救济探微[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10 于艳芹;李世雁;;自然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浅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高宏星;低碳社会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张丽;论奥斯丁笔下的中老年女性人物[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琳琳;“敬畏自然”观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周建兰;新世纪《东方女性》中女性情感表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翠;建立生态补偿的依据及其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王威;生态文明视阈下江西省城镇化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千;自然·女性[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全悦;;电影《疯狂边缘》中的伦理人情[J];电影文学;2014年1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663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66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