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声音与身份:谁是“讲故事的人”

发布时间:2018-03-29 23:01

  本文选题:叙事学 切入点:叙事者 出处:《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摘要】:叙事者是叙事文学中重要的概念,由于叙事者的存在才使得故事产生了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叙事效果。叙事文学中被作家首先创造出来的人物并不是"主人公"而是叙事者。叙事者的空间位置、声音与姿态是叙事效果的直接承担者。从叙事者的基本概念入手,尤其是对叙事的特殊功能与叙事者在叙事交流中的主要责任进行探讨,会发现声音与身份这两种代表主体,在讲故事的情境上,有着灵动的闪烁。
[Abstract]:Narrator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narrative literature. The existence of narrator makes the story rich and colorful. The first character created by the writer in narrative literature is not the protagonist but the narrator. The space position of the narrator. Beginning with the basic concept of narrator, especially discussing the special function of narration and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of narrator in narrative communication, it will be found that voice and identity are the two representative subjects. In the context of storytelling, there is an intelligent twinkle.
【作者单位】: 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分类号】:I52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波;;解析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叙事时间[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杨芳;;叙事视野下的《源氏物语》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J];东疆学刊;2011年03期

3 董金玉;刘杰秀;;表层话语的瓦解——解读《好兵》的叙事反讽[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钟伟华;《骑马出走的女人》叙事的现代性[J];韶关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胡小刚;邓懿;;浅析《呼啸山庄》的叙事时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11期

6 胡小刚;邓懿;;浅谈《呼啸山庄》的叙述者[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12期

7 王瑛;陈妙云;;西方与中国:叙事学本土化反思[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邓懿;胡小刚;;《呼啸山庄》叙事时间解析[J];新余高专学报;2009年02期

9 刘芳;彭齐;阮阳;;艺术史上的一把奇葩——浅谈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J];大家;2010年12期

10 苏珊S·兰瑟;;我们到达那里了吗? 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交叉性未来(英文)[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礼牡;;试析《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特色[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丛丛;;奴隶叙事中的性别视角分析——对比研究《女奴生平》和《一个美国黑奴的自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晓敏;;《鼠疫》中的多重叙事聚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小慧;;试用读者反应批评解读福克纳的《八月之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马彦婷;;《微暗的火》中的解构主义[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廖炳惠;记忆的花园,城市的谜题[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王一川;聚焦于文本的愉悦[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林精华(文学博士);善良的灵魂无处逃遁[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4 张大春;欧文小说独特布局和他神秘病症有关?[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5 作者 蒂安娜·齐默尔曼 译者 赖雅静;德国文坛的“狂飙少年”[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6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 袁筱一;在流浪中发现自己的家[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林少华;哈佛教授眼中的村上春树[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夏榆;看哪!艾柯这个人[N];南方周末;2007年

9 刘建军;圣经文学研究的新收获[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康正果;耶稣身边的女人[N];南方周末;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伟胜;体验终结:雷蒙·卡佛短篇小说的结尾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刘进;“权威”与“经验”之对话[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梁钫;贫乏之中的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李红梅;伍尔夫小说的叙事艺术[D];苏州大学;2006年

5 朱桃香;叙事理论视野中的迷宫文本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梁晴;从毛姆的小说创作看画家高更对其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7 李益;马丁·瓦尔泽小说《迸涌的流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黄芝;越界的缪斯[D];苏州大学;2008年

9 柳晓;越战创伤叙事[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10 谢艳明;诗歌的叙述模式和程式[D];河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云清;《在西方眼睛下》的叙事特色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2 张玲;日本平安朝日记文学中的第一人称叙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李剑锋;蓝调叙事[D];西南大学;2007年

4 王芳;叙事背后的道德质询[D];吉林大学;2006年

5 孙宇;《夕阳》、《熊》和《干旱的九月》的叙事策略[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徐卉;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的经典之作[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薛诚;论梅里美小说的叙事艺术及与中国文学的关系[D];同济大学;2008年

8 孙爱萍;破茧成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冯琳瑛;论杜拉斯创作的“疯女人”主题及其对女性写作的意义[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郑启万;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叙事学解读[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83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683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2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