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皮谢姆斯基与俄国反虚无主义小说——以《浑浊的海》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04 05:07

  本文选题:皮谢姆斯基 切入点:《浑浊的海》 出处:《国外文学》2014年02期


【摘要】:皮谢姆斯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一位重要人物,一度被视为果戈理之后的文学大家。其《浑浊的海》一书不仅开辟了反虚无主义小说之先河,也使作家创作命运发生巨大转折。本文立足文本细读,对这部久被遗忘的作品进行介绍,分析不同虚无主义者类型,以丰富对19世纪俄国经典文学的认识。
[Abstract]:Pichemsky is an important figure in 19 th century Russian literature, once regarded as the literary people after Gogol.His book "the sea of turbidity" not only opened up the first of anti-nihilism novels, but also made a great turning point in the writer's writing destiny.Based on the detailed reading of the tex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is long-forgotten work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nihilists in order to enric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ussian classical literature of the 19th century.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512.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黎明;;安娜之死的时代意义[J];滨州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李敬敏;;文学观念漫谈[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毕溪;;关于俄罗斯文学艺术的鉴赏分析[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9期

4 白文昌;;俄国文学自立的标志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滥觞——以普希金与司汤达为观照[J];俄罗斯文艺;2012年03期

5 高旭东;基督教文化的金秋硕果——重估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文化价值[J];外国文学;2004年06期

6 胡书义;以形传神 神形俱足——玛丝洛娃的肖像与性格[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唐蔚;;贾宝玉与多余人比较谈[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8 丁世鑫;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人物的自由特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陈元峰;;退却的底限——重读张炜小说的思考之一[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10 郭秀媛;再论“多余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凌;;现代新诗本体追求探微[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滋池;未完成的现实主义:192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多种面向[D];上海大学;2010年

2 黄晓敏;莱蒙托夫的戏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宫月丽;从俄罗斯文学透视俄罗斯的宗教哲学理念[D];吉林大学;2007年

4 张胜利;现代性追求与民族性建构[D];复旦大学;2007年

5 马兆杰;中国文学研究问题争鸣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D];复旦大学;2007年

6 郭文;俄国近代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林朝霞;现代性与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D];厦门大学;2007年

8 谢晓霞;新时期以来电影中的底层形象与现实主义问题[D];厦门大学;2007年

9 周琼;赫尔岑与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吴玉英;库利科夫斯基文学创作心理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树福;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形式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饶翔;一次民粹主义的全民文学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铭;《歧路灯》的儒学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江晨曦;永恒的俄罗斯之恋[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玉珠;论“五四”文学的感伤情调[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白亚琴;游走于精神诉求与消费需求之间[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7 辜永娟;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儿童形象[D];湘潭大学;2007年

8 马文渊;继承和创新[D];四川大学;2007年

9 刘罗元;郭小川叙事诗的双重结构[D];河南大学;2008年

10 钱艳艳;托尔斯泰思想与创作的集大成者[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08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708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f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