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的新收获——《歌德学术史研究》序言
本文选题:叶隽 切入点:学术史 出处:《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06期
【摘要】:叶隽的这本新著的成功与他的治学术史的理念分不开。这里包括学术史研究的思想史视阈问题、学术史研究的世界眼光与本土问题、中国学术的"国际对话空间"问题等。这些见解着力点不同,但有着内在的契合性,某些理念也许暂时还处于"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的境地,但对于中国的学术史研究有着启迪的价值。
[Abstract]:The success of Ye Jun's new book is inseparable from his philosophy of governing academic history.It includes the problem of the ideological history of academic history research, the world perspective and local issue of academic history research, and the "international dialogue space" of Chinese academic research and so on.These views have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but they have internal compatibility, and some ideas may be in the position of "not to come, but to the past" for the time being, but they have enlightening value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academic history.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I1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全金;;中国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评陈建华主编的《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J];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01期
2 陈众议;;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经典作家作品系列”总序[J];东吴学术;2011年02期
3 叶隽;;“日内瓦学派”研究的学术史意义[J];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04期
4 陈建华;;论中国俄苏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4期
5 蒋志纯;;论莎剧《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中人性的阴暗[J];语文学刊;2006年11期
6 方汉文;;清叶燮《原诗》之“理”与柏拉图的“理念”(Idea)[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张海波;;卡夫卡的神经特质及其《城堡》[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谢彩虹;;浅析日本演歌中的“もののあわれ”理念[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李跃红;理念演进“中途之点”与创作奥秘破解——黑格尔创作论新探[J];当代文坛;2004年04期
10 刘一宁;;刘勰“感物吟志”说与柏拉图“摹仿”说的比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冰;;从一首四行诗的阐释说起——为什幺说对俄罗斯只能信仰?[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叶延滨;好书是最早的老师[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介明;王尔德唯美叙事的理论和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晓燕;华莱士·史蒂文斯诗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亘;马拉美作品中的“否定观”[D];武汉大学;2005年
4 蔡熙;当代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940-2010年)[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寿桔丹;雪莱美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翟俊巧;论玛丽安娜·莫尔诗歌中的中国文化元素[D];湖南大学;2009年
3 宋乃康;现代主义诗歌理念的完美体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崔莉;重返自然的桥梁——析华兹华斯的儿童观[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3年
5 冯海青;安吉拉·卡特小说主题特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楠;政治愿景与个人信念: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自我塑造”理想[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08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708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