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对厄普代克《兔子,跑吧》和《兔子归来》的女性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8-04-05 15:38

  本文选题:约翰·厄普代克 切入点:女性主义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约翰·厄普代克的代表作“兔子四部曲”展开了详细的研究,从而确定了厄普代克在美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大师地位。对作品中男主人翁哈利的研究已经应用各种文学理论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但是关于其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剖析和研究涉及尚少。作为与男性主人公有密切关系的女性人物,她们对哈利的影响不可低估,要想更好地理解哈利这一人物形象,更好地了解厄普代克对女性主义的态度,对这些女性人物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本文选取了《兔子,跑吧》和《兔子归来》这两部小说,将他们置于美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通过美国历史的变迁和小说中主要女性人物形象的变化,试图揭示厄普代克渐变的女性主义意识的表现及其原因。 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厄普代克的生平,创作以及“兔子”系列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提出以往“兔子”系列小说研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第一章阐述了相关文学理论,分析了导致约翰·厄普代克从男权主义倾向到女性主义倾向变化的三大影响因素。第二章探讨了以20世纪50年代为背景的《兔子,跑吧》中主要女性人物詹尼斯和鲁斯。詹尼斯是一个乏味,愚笨,慵懒,依赖他人,,缺乏责任感的妻子形象,显然在这部小说中妻子被期望待在家里,过着她没有创造性,备受冷落的生活。鲁斯是一个顺从的情妇形象,她存在的意义在于安抚男人,她只是一个证明男性主人公存在的介质。二者对男性主人公的百依百顺和易于原谅,都表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对于这些女性的塑造反应了厄普代克在50年代时对女性的歧视和男性至上的思想。第三章阐述了伴随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权主义运动和性革命的兴起,《兔子归来》中女性人物的自我意识渐渐觉醒,她们开始追求经济的独立,以及精神和身体的双重解放。詹尼斯一改过去邋遢,无能,依赖的形象,勇敢的和男人私奔,而把“兔子”留在家里,并且成为一个事业型的新女性形象。哈利的妹妹米姆是一个妓女,但是厄普代克并没有低看这个女人。相反把她塑造成一个聪明而且独立的女性,是米姆帮助他一事无成的哥哥挽回了一个家。吉尔是一个离家出走的嬉皮士,厄普代克在小说中将她塑造成一个有智慧又有品位的新女性形象,她对“兔子”哈里及其儿子的生活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后是论文的结论:伴随着美国社会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社会文化变迁,厄普代克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十年代的她们被塑造成依赖,顺从,没有独立意识的形象,而六十年代的女性被塑造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有智慧的独立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人物形象变化的过程发映了在女性主义运动,性革命以及家庭因素共同作用下,厄普代克在《兔子,跑吧》和《兔子归来》中的创作倾向由男权主义转到女权主义。
[Abstract]:The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scholars an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round John Updike ' s masterpiece The Rabbit ' s Four Tribes . The study of the hero Harry in his works has been applied to literary theories and analyses from different angles . However ,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his works have not been underestimated . As a female figure with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male hero , their influence on Harry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 To better understand Harry ' s attitude towards feminism ,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female characters .
In this paper , the author tries to reveal the manifestations and causes of the feminism consciousness in the gradual change of American history and the changes of the main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s .
The introduction part of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nd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s of " Rabbit " .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female social status in male society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伟;;解读厄普代克作品中神话元素的运用[J];长城;2011年08期

2 薛伟;;马人客戎与《马人》主人公卡德威尔[J];世界文化;2011年07期

3 李珊珊;;Female Figures in Tragedy—The Comparison of Female Figures in Shakespeare's Macbeth and Polanski's Film Version of Macbeth[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年Z4期

4 哈旭娴;;厄普代克作品中的电影叙事[J];电影文学;2011年14期

5 侯静;林琳;;浅析詹妮斯在“兔子四部曲”中的女性形象变化[J];名作欣赏;2011年27期

6 薛冬岩;刘含颖;;“肉”与“灵”的追寻——从《夫妇们》看厄普代克的性爱观[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8期

7 罗小云;;后9·11文学的幻想:厄普代克的《恐怖分子》[J];外国语文;2011年03期

8 王翔敏;;成“败”皆由内聚焦——透视《兔子四部曲》的道德困境[J];语文学刊;2011年13期

9 侯怡芬;;缺席的中心 有力的在场——论《阿姆斯特丹》中女性的隐性力量[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0 罗韵;;兔子为什么要跑?——《兔子,跑吧》的文化浅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华;;浅析《大宅门》中女性人物的塑造[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宋德发;;道德的相对性与历史性——解读《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的伦理意蕴[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彭思嘉;;逃避与追寻——论厄普代克《兔子,跑吧》之“跑”的双重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茹;;找回失去的自我:对《玩偶之家》和《推销员之死》的比较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周海波;;女性与审美:选择中的困惑与冲突——换一个角度看郭沫若历史剧[A];“我的郭沫若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6 林婉娇;;《暗夜行路》中的女性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祝平;;《水浒传》、《金瓶梅》中“女祸”论的形象化演绎[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8 吕涵;;密西西比河:女性特质的缩影[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桂丹;;浅论《胭脂扣》中的个人意识与香港意识[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田园;;堕落的花朵——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群像看菲茨杰拉德对女性偏见的成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朗;厄普代克的三大秘密[N];深圳商报;2003年

2 邹海仑;厄普代克《早期故事集:1953-1975》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记者 杨晴川 王薇;奥希当选“最受钦佩人物”[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记者 康慨;厄普代克的劲笔[N];中华读书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叶明华;我市评出“十大杰出女性”和“十大经济女性人物”[N];三明日报;2009年

6 匡咏梅 《世界文学》编辑;爱,小口小口舔[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7 钱程;约翰·厄普代克与艺术的不解之缘[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毛尖;和兔子一起完蛋[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9 赵松;一个漂亮但无脑的男人[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10 邱华栋;约翰·厄普代克写作的三大秘密[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涵身;重写与颠覆—约翰·厄普代克“《红字》三部曲”之互文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梁晓冬;身份的识别与重构:论拜厄特早期小说女性人物的神话性塑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贺安芳;追寻自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郑大群;女性电视叙事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李萱;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梦幻书写[D];南开大学;2009年

6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7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岑玮;女性身份的嬗变:海尔曼和诺曼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刘永杰;爱与死亡:尤金·奥尼尔的性别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惠媛;论弗兰纳瑞·奥康纳短篇小说中的宗教危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慧珍;对厄普代克《兔子,跑吧》和《兔子归来》的女性主义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邵光学;约翰·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D];苏州大学;2010年

3 莫舟;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中主要女性人物的自我发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李宇笛;美丽而神秘的画卷[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于静;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悲剧性的女性人物[D];安徽大学;2005年

6 王云雪;论普契尼歌剧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D];河南大学;2004年

7 谢萍;女性在斯蒂芬成长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5年

8 陈阳;评析舍伍德·安德森的作品《温斯堡·俄亥俄》中女性人物与主人公乔治·威拉德的成长[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9 周苹;金裕贞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朴珍华;朴婉}倚∷档呐砸馐堆芯縖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15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715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a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