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诗学建构与消解——从小说理论到叙事实践
本文选题:弗吉尼亚·伍尔夫 + 女性主义 ; 参考:《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直在其小说理论和叙事实践中,竭力呈现其独特的女性主义思想。伍尔夫一方面在小说叙事内容上以"以小见大"的方式,透过女性日常生活的狭窄视角呈现人类共同理想的宏大主题;以"杀死房中的天使"的反思精神,批驳男权意识形态对人物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小说叙述形式上,用写作散文的方式创作小说,实践"雌雄同体"的叙事观,并有意减少文本的叙述者干预,让作者退出小说,引领了现代派文学发展的潮流。在社会习俗、文本常规、作者个性的交互作用中,伍尔夫在叙事实践中实现了女性作者的叙述权威,但在文本的诗意抒写中却走向了反面,消解了这种建构女性主义小说理念的企图。
[Abstract]:Virginia Woolf has been trying to present her unique feminist thoughts in her novel theory and narrative practice. On the one hand, Woolf presents the grand theme of human common ideal through the narrow perspective of women's daily life in the way of "seeing the whole through a small part" in the narrative content of the novel, and the introspection spirit of "killing the angels in the room". Refute the influence of patriarchal ideology on characters.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narrative form of the novel, writing the novel in the form of prose, practicing the narrative view of "androgynous", and deliberately reducing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narrator in the text, the author withdrew from the novel, leading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st literature. In the interaction of social custom, text convention and author's personality, Woolf realized the narrative authority of female author in narrative practice, but in the poetic expression of the text, she went to the opposite side. It dispels this attempt to construct the idea of feminist novel.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201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文学史新建构’的中国化阐释”(项目编号:12AZD090)阶段成果
【分类号】:I561.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建章;论《聊斋志异》“弄假成真”的艺术技巧[J];蒲松龄研究;2003年04期
2 邹宗良;;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聊斋志异·娇娜》篇创作心态探析[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3 王军明;;《凤阳士人》情爱模式的叙事伦理学诠释[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4 孙慧;;安贝托·艾柯的小说叙事策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5 周涛;论鲁迅小说中第一人称叙事的可靠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兰珊;;神话型理想面对现实的执着追问——试析《堂吉诃德》中镜子-本文的指示作用和主要本文的寓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陈琳;;原文聚焦与译文选词——《红楼梦》文学翻译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8 李彦春;;论伍尔夫小说创作的技巧[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高晓芳;;《大明宫词》剧本的叙事学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李璐;被解构的男性主体——《苔丝》中安吉尔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庆;;《家庭教师》中女性形象塑造之“性政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林珍;;《远山淡影》中的不可靠叙述与读者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蒋红艳;徐晓杰;;修辞性叙事理论框架中交流模式研究[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晶;刘彦U,
本文编号:1810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810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