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和忘记:泰特《父亲们》中的历史意识
本文选题:泰特 + 美国南方 ; 参考:《外国文学评论》2013年02期
【摘要】:美国作家艾伦·泰特的《父亲们》编织了叙述者兰西的记忆过程,将过去的记忆符号化为两位父亲即巴肯少校和珀西的形象。巴肯少校是一个公众意义的记忆符号,家族、文化、历史记忆通过他仪式化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来传递,他代表了南方旧日生活中人与人的联系,却也象征着南方历史意识的无时性和缺乏变化。珀西则是一个完全孤立的个人生活的记忆符号,缺乏与他人的联系,他所代表的现代历史意识充满破坏性,象征着毁灭旧文明的深渊。记忆塑造了兰西的身份,却受到忘记的侵袭。忘记解构了老南方的历史意识,填补了巴肯少校所代表的传统的缺失,释放了历史创伤中的个人声音和个人叙事。记忆和忘记构成了兰西叙事中过去和现在富有张力的对话。
[Abstract]:The American writer Alan Tate's Fathers weaves the memory process of narrator Lansy and symbolizes the memory of the past into the images of two fathers namely Major Bacon and Percy. Major Bacon is a public memory symbol, family, culture, and historical memory transmitted through his ritualized behavior and way of life. He repres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man in the old life of the South. But also symbolizes the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South at any time and lack of change. Percy is a completely isolated memory symbol of personal life, lack of contact with others, he represents a modern sense of history is destructive, symbolizing the destruction of the old civilization of the abyss. Memories shape Lansy's identity, but are attacked by forgetting. Forgetting to deconstruct the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old South filled the absence of the tradition represented by Major Bacon and released the personal voice and personal narration in the historical trauma. Memories and forgetfulness form the tense dialogue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in Lansi's narrative.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力 ,张抗抗;人道主义立场与深刻的历史意识——作家访谈录[J];文艺评论;2001年06期
2 宙恩·吕森,张永华 ,景德祥;赋予时间意义——以历史意识为概念基础的普遍分类学[J];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01期
3 任利伟;;试论中国原始先民历史意识的形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彭文刚;;启蒙视域中的历史意识与历史逻辑[J];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5 吴方;文学作为“虚构”的历史——从历史意识、历史哲学的角度看文学[J];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03期
6 李青果;从飘缈到凝固——关于白族诗人栗原小获诗歌历史意识的阐论[J];民族文学研究;1995年02期
7 刘志琴;历史意识与爱国主义[J];中华文化论坛;1995年02期
8 陈新;论历史、历史学与历史意识[J];学术研究;1998年08期
9 张雷平;;论李斯的历史意识[J];安徽史学;2014年04期
10 薛涌;;国人的历史意识[J];杂文选刊(下半月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冯长霖;;校长应树立的八种意识[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2 张大为;;“中生代”命名与反弥赛亚的当代诗歌史意识[A];“中生代与新世纪诗坛的新格局——两岸四地第五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赵炎;;解构的“新历史主义”绘画——对中国当代艺术现象及批评历史意识的一种反思[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4 黄宇红;;什么样的教育家才是真正的教育家——杜威对我们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秉杰;从“弱者”出发的历史意识[N];光明日报;2003年
2 南志刚;文学要有历史意识和人类情怀[N];文艺报;2010年
3 小望;网游面临责任唤醒时代[N];科技日报;2008年
4 俞吾金;理解现在,才能解释过去[N];浙江日报;2007年
5 山东日照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 卢立建;学生历史意识有待加强[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俞吾金;理解现在 才能解释过去[N];贵阳日报;2007年
7 子默;保住历史是对自身的尊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8 黄万华;青春激情和历史意识[N];光明日报;2001年
9 世界史所 王丹;俄罗斯国家意识形态的构建与历史意识的转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陈万雄 杨剑龙;少发惊人之语多点历史意识[N];文汇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余安娜;历史意识与历史叙事[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成庆;晚清的历史意识与乌托邦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哈申高娃;蒙古族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与蒙古人的历史意识[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李天程;革命、历史、人道与文学——孙犁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琳净;马克思的历史意识与唯物史观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6年
2 马瑶;哈尼族原始历史意识[D];云南大学;2011年
3 夏天然;伽达默尔“效果历史意识理论”及其后现代思想效应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4 刘琼;以历史教科书为载体培养初中学生历史意识的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存;论李锐小说的历史意识与叙事方式[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胡俊飞;中国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疯癫叙事历史意识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瑶;新课改下高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曾芳宇;新课改下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吴国杰;历史意识进入《肖像》文本[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66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866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