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马尔特手记》研究述评
本文选题:里尔克 + 《马尔特手记》 ; 参考:《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摘要】: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对中国的现代新诗影响深远,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曾被引介入华。然而,他的一部带有精神自传体色彩的长篇小说《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手记》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梁宗岱、冯至引入,却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梳爬国外的研究综述,勾勒此书的研究重心和研究前景,以便为将来的国内研究奠定基础。
[Abstract]:The Austrian poet Rilke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d most of his works have been cited into China. However, his novel with spiritual autobiographical color < Mart. Laurits. Brig notes were introduced by Liang Zongdai and Feng Zhi in 1930's, but they have not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and studied for a long tim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summarize the research abroad and outline the research focus and prospect of this book, so as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domestic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分类号】:I521.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大勇;周艳梅;;追寻作为一种生存的状态——《在酒楼上》与《城堡》的精神契合[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王巨川;;体验的诗歌艺术——冯至的《十四行集》论[J];北方论丛;2009年04期
3 周小娟;;“坦白”仪式的文学呈现——再论《简·爱》叙述者与读者的关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徐晓霞;;卡夫卡的写作人生[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魏建华;楚雨含情皆有托──李商隐“无题诗”与“思想知觉化”[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6 戴瑶琴;流氓的拳头与绅士的耳光——评小说《英格力士》[J];当代文坛;2005年06期
7 彭俞霞;;作为一种生活的写作——评威尔冈的《在我母亲家的三天》[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3期
8 赵山奎;;卡夫卡《日记》及其“文学空间”[J];东方论坛;2012年03期
9 王玮;;从“白画”解读加缪的《约拿斯或画家在工作中》[J];大众文艺;2012年03期
10 马永波;;诗与存在:里尔克晚期诗学中的超验维度[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晏红;;重庆土家族作家冉云飞及其文学创作简论[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洁梅;世纪之交的精神风景[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黄伟;返回艺术的生存之源[D];四川大学;2006年
4 隋少杰;文化传播与艺术的机制性生成[D];四川大学;2007年
5 余富兆;从现实主义的复归到多元并举[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6 杨黎红;论卡尔维诺小说诗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彭红卫;唐代律赋的演进及其特征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储诚喜;哲学诊断与当下关切[D];复旦大学;2008年
9 谢纳;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D];辽宁大学;2008年
10 李洪华;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云菁;空间寓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白杨;灵薄狱之变[D];西北大学;2011年
3 周玲玲;论城乡意识与中国1930年代文学[D];南京大学;2011年
4 何芬;生存困境中的艰难跋涉[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娟;陈染的“生存镜像”与克尔凯郭尔的“孤独个体”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6 起玉萍;生命中那些无法承担的痛[D];云南大学;2011年
7 周柳;试论“大师的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屈永菲;叙事批评领域的游牧—米勒的叙事修辞观[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穆旭光;空间视角下的文学审美[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10 宫健;心灵的回归与精神的超越论莫言小说中的虚构[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耀东;冯至与里尔克[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3期
2 卢岚;;当里尔克遇上罗丹[J];作家;2007年04期
3 黄启豪;论郑敏诗歌创作的里尔克影响[J];龙岩师专学报;1990年03期
4 李永平;里尔克的艺术难题:诗与物[J];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03期
5 林克;在相爱中相互解放——试论里尔克的爱情观[J];国外文学;1997年01期
6 亦介;;推荐《里尔克诗选》[J];出版广角;1997年01期
7 黎荔;冯至与里尔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8 林克;里尔克的《豹》评析[J];国外文学;1998年02期
9 李永平;里尔克的诗歌之路[J];文艺研究;1998年05期
10 罗宾·罗伯逊;松风;;落叶——仿里尔克[J];外国文学动态;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平;;里尔克的诗歌之路[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2 蒋显t,
本文编号:1893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893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