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简析基督教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28 09:03

  本文选题:基督教 + 圣经 ; 参考:《学术探索》2013年10期


【摘要】:分析《圣经》的语言、典故、意象等在文学作品中的借用以及探讨作品所涉及的基督教的罪与救赎、爱与宽恕等思想,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进一步体会基督教文化对英美文学的深远影响。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language, allusions and images of the Bible in literary works and discussing the Christian sin and redemption, love and forgiveness involved in the works,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author's writing intention and the connotation of his expressed thought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profound impact of Christian culture o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山东女子学院外语学院;
【分类号】:I1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莉;拨云弄月 气吞山河──浅论《失乐园》的崇高风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黄德林;;与天地抗争的悲剧英雄——孙悟空与撒旦形象的美学审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江群;蔡玉辉;;《荒原》七个中译本中的宗教典故翻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韦虹;;西方文学作品中时间概念的嬗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周永生;;基督教社会与现代性冲突——艾略特《基督教社会》解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6 董红英;;《天堂还是地狱》的人文关怀——失乐园的重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7 苏焕莉;;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圣经原型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8 吴百荣;;亦梦亦真实——对《恩主》中人物形象的原型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9 汪春泓;关于《毛诗大序》的重新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10 刘春园;;中世纪刑法对现代西方刑法思想的人文指归[J];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勤;;政府定位与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华程;城市与教堂:制度视野下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发生与演进[D];西南大学;2011年

2 张惠;“理论旅行”——“新批评”的中国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许淑芳;肉身与符号[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晓敏;科拉科夫斯基宗教理论及现代性反思[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义海;对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碰撞的文化思考[D];苏州大学;2002年

7 杨锐;论早期基督教与罗马帝国[D];复旦大学;2003年

8 杨翠红;俄罗斯东正教会与国家政权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丽娟;原型理论与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的文化批评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付秀荣;和谐多样: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宁;改革开放以来呼和浩特市伊斯兰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耿晓雯;论中国设计艺术的恒常与流变[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吕蕾;电视文化影响下的审美心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冰;从“外在显露”到“内在潜存”[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5 王舜平;俄罗斯现代手风琴作品的宗教语境[D];西南大学;2011年

6 席力飞;论马修·阿诺德的文学功用观及其中国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文淼;老舍与基督教[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纯赫;《人树》之圣经原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陈金润;现代俄语中源自《圣经》的成语的语义结构特点和修辞特点[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赵瑞叶;试析西欧中世纪盛期的宫廷礼貌[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游牡利;;基督教思想对萧乾小说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8年28期

2 耿成鹏;;胡适留美期间的基督教思想[J];宗教学研究;2010年01期

3 卢仲逖;《圣经》、英美文学及与四十相关的《圣经》典故[J];江汉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4 刘丛如;吴向军;;《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以莎士比亚、海明威为例[J];中国宗教;2006年06期

5 樊鹏;;探讨英美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8期

6 黄国芬;;从欣赏《呼啸山庄》来剖析英美文学宗教化的特点[J];山花;2010年20期

7 姜莉;刘玉娟;;托马斯·哈代的基督教情结[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2期

8 刘建军;;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戏剧导论[J];戏剧文学;2003年04期

9 王伟博;殷有敢;;基督教生态伦理论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王艳文;;构建英美文学文化三源泉语料库改进文学教学[J];教学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建新;;西欧文明探源[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2 徐_";;从《圣经》看门徒会的非基督教性质[A];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防范抵御邪教 促进社会和谐——中国反邪教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徐红;杜国英;;俄语中的圣经成语研究[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刘平;;与神共在——海舍尔犹太教圣经观述评[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5 孙向晨;;一个神学政治的方案——霍布斯《利维坦》新解[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居阅时;刘阳;;解经的重要途径——植物象征义对《圣经》的解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7 崔永杰;;论斯宾诺莎的《圣经》诠释学方法[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8 任东升;焦良欣;;《天路历程》互文翻译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姚礼明;;《圣经》与现代大学教育的历史渊源[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顺真;;康德的基督论[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兴东;《编码以及网络空间的其他法律》:网络空间的圣经[N];计算机世界;2003年

2 杨正润;关于“日内瓦圣经”[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李杨;人口学定量分析的“圣经”[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阿江;传媒人的圣经[N];中国保险报;2004年

5 金宝英;“坏孩子”的“圣经”[N];中国邮政报;2002年

6 张映伟;穿透历史的神秘[N];中国邮政报;2005年

7 苏惠昭;书名的力量有多大?[N];江淮时报;2005年

8 罗雨泽;《追求卓越》:管理学中的“圣经”[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缪哲;垂钓者的圣经[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陈远;与连岳一起读《圣经》[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康贤;基督教心理学与现代人际关系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郑海娟;贺清泰《古新圣经》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3 刘艳;神学批判的终结与现实批判的开端[D];吉林大学;2006年

4 张宏薇;托妮·莫里森宗教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郝国昆;西方天主教伦理观的变迁[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谢桂山;圣经犹太伦理与先秦儒家伦理之比较[D];山东大学;2005年

7 李勇;耶路撒冷与雅典之争[D];山东大学;2010年

8 董江阳;现代基督教福音派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李斯;廷得尔的上帝观念[D];武汉大学;2007年

10 涂丽平;焦虑下的罪感[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凌;《乌托邦》与圣经暨莫尔的宗教观[D];河南大学;2006年

2 张旭虹;手按《圣经》,,心向天主[D];复旦大学;2009年

3 周玉梅;基督教伦理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涛;老舍的基督教观念及对其小说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5 程小娟;西方圣经文学批评史略[D];河南大学;2004年

6 赵军涛;雪莱与圣经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7 陈琛;威廉·福克纳的圣经情结在《押沙龙,押沙龙!》中的体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8 刘卓;日光之下,并无新事[D];西北大学;2007年

9 范璀莹;弥尔顿的自由观论析[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陈岚;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圣经文化引入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461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9461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c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