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主义视野下的吉卜林文学创作
本文选题:殖民主义 + 吉卜林 ; 参考:《求索》2013年10期
【摘要】:"帝国诗人"的冠冕使得吉卜林为批评界诟病良多,却正好体现了"日不落帝国"处于下降期的复杂心态。本文拟将殖民主义视野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吉卜林创作的小说文本,建构出其文学文本之下的精神世界。
[Abstract]:The crown of Imperial Poet has made Kipling a lot of critics, but it just reflects the complex state of mind that the Empire is in decline. In this paper, the perspective of colonialism is taken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d the spiritual world under Kipling's literary text is constructed by analyzing the novel texts created by Kipling.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2013JK0339)
【分类号】:I561.0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琼;扭曲的人性,殖民的悲歌——评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J];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01期
2 陈敬玺;;评约瑟夫·康拉德《黑暗的心灵》[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叶胜年;陈洁;;殖民主义对澳大利亚文学的影响[J];译林;2007年04期
4 陈榕;;欧洲中心主义社会文化进步观的反话语——评阿切比《崩溃》中的文化相对主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03期
5 王平;《黑暗的心脏》主题的多维与象征主义解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6 姚宗敬;;《耻》的叹息[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2期
7 高文惠;;殖民者的自我和殖民地的他者:主奴关系的哲学反思[J];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倪睿;;浅析《黑暗的心》中女性形象塑造对批判殖民主义的功用[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05期
9 王金阳;;库切小说《耻》中的隐喻[J];艺术广角;2009年03期
10 陈兵,吴宗会;《丛林之书》的多视角研究[J];外语研究;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曹娴;;勒克莱齐奥《沙漠》一书中的嵌套结构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胡艳玲;;论《紫色》中被殖民者的矛盾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蔡圣勤;;文化殖民后语境中的叙事身份和道德伦理两面性——库切小说《耻》细读之三[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曾惟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的中国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魏钰南;;赎罪与和解:库切小说《耻》的后殖民主题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汤瑶;;《蝇王》男权社会里被沉默的女性声音[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蒋风;;东南亚华文儿童文学在蓬勃兴起[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郑双;狼爸爸·吉卜林[N];中华新闻报;2005年
2 颜治强;用小说写民族史[N];文艺报;2006年
3 钱林森;责任和乐趣:我的漂泊与探索的旅程[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阿摩司·奥兹邋康慨;窗子背后的女人[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陈恒;随彩虹之旅[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本报记者 康慨;为什么是多丽丝?[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李焰明;用爱情小说讲那段法国霸权梦[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8 郭英剑;挖掘那段沉默的历史……[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主评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陆建德;征服者的污点[N];光明日报;2001年
10 陈郑双;米兰·昆德拉的《无知》[N];中华新闻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建东;埃德蒙·威尔逊的文学批评研究(1914-1950)[D];苏州大学;2011年
2 李秀清;帝国意识与吉卜林的文学写作[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庞伟奇;直面虚无的灵魂救赎[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蒋花;压抑的自我,,异化的人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刘荡荡;制造英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6 祝远德;他者之维[D];四川大学;2005年
7 黄芝;越界的缪斯[D];苏州大学;2008年
8 王晓华;乔治·奥威尔创作主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王旭峰;解放政治与后殖民文学[D];南开大学;2009年
10 姜飞;在解构中建构[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瑾;从困境走向融合[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权;帝国未来的探索者:吉卜林从帝国诗人到帝国先知的转变[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3 鲁春;吉卜林与福斯特笔下的印度镜像[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孙锦;吉卜林动物小说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农玉红;吉卜林《莉丝帕斯》中莉丝帕斯文化身份的后殖民解读[D];广西大学;2012年
6 童玉;吉卜林笔下的印度形象[D];南昌大学;2013年
7 魏磊;以《吉姆》为例,分析鲁德亚德·吉卜林对待帝国主义的矛盾态度[D];内蒙古大学;2010年
8 余辉;帝国空间与吉卜林印度题材小说的解读[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伍U
本文编号:1969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969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