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意义及其探寻——以斯皮奥塔的小说《销毁文章》为考察中心
本文选题:《销毁文件》 + 斯皮奥塔 ; 参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摘要】:《销毁文件》是当代著名女作家达娜.斯皮奥塔的第二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不仅塑造了一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还探讨了人类的生存意义,渗透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从存在主义视角分析《销毁文件》中的情节与人物,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部小说中揭示的人生哲理。
[Abstract]:Destruction of documents is a famous contemporary female writer Dana. Spy Otta's second novel, in which the author not only shapes a group of distinctive characters, but also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human existence and permeates the philosophy of existentialism. Analyzing the plot and characters in destruction of docu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philosophy of life revealed in this novel.
【作者单位】: 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516.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志亮;论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折射的时代精神[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熊振均;他人,就是地狱——萨特的自由观浅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刘立;文本“空白”和文学翻译的再创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尚红芝;;中国当代美学和文化批评漫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5 程平;岑淳;;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主体性转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刘大涛;;萨特的《苍蝇》在中国[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赵荃;;恶心,虚无,自由——从存在主义视角解读《小城畸人》[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陈瑞红;李西元;;论《法国中尉的女人》与《德伯家的苔丝》的互文关系[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9 冯颜利;刘庆芳;;萨特人权思想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姚弘芹;;论编辑的选择[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2 王萌;反抗与创造:杰弗里·哈特曼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王煦;陆象山心学美学智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黄科安;知识者的探求与言说[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郝文杰;石涛画学与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6 汪帮琼;萨特本体论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佘艳春;中国当代女性小说中的历史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朱首献;人学文学论[D];浙江大学;2005年
9 汪汉利;索尔·贝娄小说的文化渊源[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叶立文;增长与繁荣—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小说中的先锋话语[D];武汉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娜娜;萨特诗学选择观念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何元娇;萨特文学中的人学意蕴[D];江南大学;2010年
3 刘敏杰;他人的存在与自我的自由[D];河南大学;2011年
4 王成峰;寻找自由[D];河南大学;2011年
5 刘庆芳;萨特人权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其乐木格;萨特自由观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丝丝;索尔·贝娄对传统流浪汉小说的继承与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莹;论萨特的存在主义想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丽娜;萨特“文学介入说”思想评述[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吉燕飞;《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人物的存在主义解读[D];郑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思颖;;《钟形罩》中的存在主义[J];山东文学;2010年11期
2 刘楠;;存在、选择和自由——对《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存在主义解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赵菲;;在行动中实现自我[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赵菲;;在行动中实现自我[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李贵和;;存在主义视角下的《指挥官》[J];作家;2009年14期
6 李瑞;;真的自由了吗?——从萨特存在主义来解读《月亮和六便士》[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03期
7 荆兴梅;;《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存在主义解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周久泉;;《双城记》中德法奇太太的悲剧——从萨特的存在主义视阕中释读此人物(英文)[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6期
9 李玉辉;潘明军;;海明威创作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思辨[J];文教资料;2007年12期
10 石发林;邓彦东;;对自由和身份的探求——论拉尔夫·埃利森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主人公[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志卿;;解读维奥莉特的悲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郭琦;;反叛的精灵 自由的化身——评析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汤铭;;局外人:一场伦理之辩[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徐东娟;;真正的主角——浅析《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叙述者[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董艺;;论《娜嘉》中的超现实主义写作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郑静;;《哈姆雷特》悲剧冲突散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黄伟珍;;《红字》——人性与社会性之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飒;;迷雾、虚无与存在——堂米格尔·乌纳穆诺及其《迷雾》[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9 从丛;;再论哈姆莱特并非人文主义者[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10 苏煜;;奥尼尔的悲剧意识探源[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丹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成也忧愁,,败也忧愁[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2 赖生;纯洁与冷嘲的悲剧[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3 张筱云;慰安妇的人间悲剧[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王珏;人类的永恒悲剧[N];文学报;2003年
5 采写 潘小娴 张建平;爱与背叛的悲剧传奇[N];信息时报;2003年
6 吴岳添;《加缪全集》:提醒关注加缪的思想和作品[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大江文学里的中国要素[N];光明日报;2006年
8 张亮(南京大学哲学系);命运的关联[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9 张宏(北京大学中文系在读博士);因为矛盾而精彩[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10 彭懿(在读博士);猫头鹰,一个徘徊了几百年的怨灵[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晶;萨特戏剧的情境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2 迟晓虹;尤金·奥尼尔的悲剧想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李琼;保罗·奥斯特的追寻:在黑暗中寻找自己的位置[D];厦门大学;2009年
4 张涛;诺曼·梅勒的存在主义及其前期小说主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陈连丰;艾丽丝·默多克哲理小说中的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谢劲秋;流变中永恒的风景[D];河南大学;2003年
7 白玉华;三种视角分析塞缪尔·贝克特戏剧中的沉默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高建华;库普林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平;神yG时代的诗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宋芳;小说《秘史》批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敏;神秘背后的自由追寻[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艳U
本文编号:1992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99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