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疗救”、纯文学、轻小说
本文选题:纯文学 + 推理小说 ; 参考:《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07期
【摘要】:正吴岚附记: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系千野拓政教授一直关注"青年亚文化"问题,在"轻小说"领域的研究已经历时数年,并在日本、中国、新加坡等地联合各地学者、研究者展开问卷调查,以期较为全面地了解今天日本、中国甚至是亚洲年轻人的阅读兴趣。去年笔者有幸与千野教授见面,并就文学的"疗救"主题与"治愈"功能、"纯文学"在日本年轻人中面临的困境,以及"轻小说"在日本年轻一代中兴起等问题,
[Abstract]:Accompanying Notes: professor Chienno,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Waseda University, Japan, has been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the issue of "youth subculture." th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light novels" has lasted several years, and scholars from all over Japan, China, Singapore, and other place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each other. The researchers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gai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ding interests of young people in Japan, China and even Asia today. Last year, I had the honour to meet with Professor Chieno and discuss the theme of "cure" and the function of "healing" in literature, the plight of "pure literature" among Japanese young people, and the rise of "light novels" among the younger generation in Japan.
【作者单位】: 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分类号】:I313.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德纯;;松本清张论[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7年05期
2 吴思佳;;论村上春树的日本关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张冰;;松本清张及其作品在中国期刊论文研究综述[J];大众文艺;2010年07期
4 张静苑;;日本消费社会下纯文学的发展——以村上春树的创作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5 林少华;;村上春树效应[J];出版广角;1997年01期
6 赵德远;松本清张——日本大众文学的一面旗帜[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2年02期
7 丁莉;;2006年日本文学年度报告[J];国外文学;2007年03期
8 吴思佳;;理解村上春树的另一种方法——音乐[J];日本问题研究;2009年03期
9 李叶玲;;论松本清张在日本推理小说界的地位[J];今日科苑;2008年08期
10 陈翘英;谢浩然;;只有猫知道[J];明日风尚;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刚;;关于先秦两汉文学与语言文字关系的几点思考[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林少华;;村上春树在中国——全球化和本土化进程中的村上春树[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3 桑凤平;俞海萌;;试论中日古典怪诞小说的“同途殊归”——《蛇性之淫》与《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人物形象对比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李德纯;;水上勉论[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5 于进江;;大江健三郎早期文学活动轨迹探源——《奇妙的工作》问世为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章小叶;;浅谈日本文学的超政治性[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7 胡爱华;朱莉;;后殖民视野下华人历史记忆尘封残片的再现——美国华裔文学作品述评[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申淼;李福印;;Prince Died,What about Snow White——Metaphorical Analysi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孙飞凤;;论会话含意理论对文学作品的阐释力[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刘昱君;;中英短篇故事叙事结构对比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红强邋邃;松本清张的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龙渊 ;新派推理小说能否走红[N];中国文化报;2004年
3 白晓煌 坂元羽仁;2003年日本十大畅销推理小说[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4 特约记者 戴铮;骗局推理小说获直木奖[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刘君;英美推理小说纵览[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6 戴铮;日本推理小说三奖连发[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王胡;《卫报》推荐亚洲十大推理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孙荣福;纯真的嫌疑[N];中国妇女报;2003年
9 张宏;畅销就是这样简单[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冬芳;松本清张逝后15年再聚人气[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志宇;论近、现代日本文学中的“家庭”[D];浙江大学;2010年
2 张昕宇;从“日本”的历史文脉中阅读村上春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尚一鸥;村上春树小说艺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于桂玲;渡边淳一情爱文学论[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李晓娜;村上春树与美国现代文学[D];吉林大学;2013年
6 张敏生;时空匣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李雁南;近代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暨南大学;2005年
8 张瑾;小泉八云的日本情结与文学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倪文波;崔致远文学创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刘炳范;战后日本文学的战争与和平观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思思;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特色解析[D];湖南大学;2012年
2 刘爽;阿加莎·克里斯蒂推理小说的叙事艺术[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邵庆;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约瑟芬·铁伊推理小说[D];浙江大学;2011年
4 刘自中;想象中建构的冰山——埃德加·爱伦·坡探案推理小说艺术探微[D];吉林大学;2004年
5 龚莉红;论村上春树小说的后现代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吉姝婉;从《西乡钞票》看松本清张的文学特征[D];吉林大学;2006年
7 吴金霞;试论日本文学翻译中“注释”与“文化”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8年
8 梅愚童;论小说《天黑之后》的主题及其象征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萨茹拉;从近现代日本的历史环境出发解读文学作品中的“鸟”[D];内蒙古大学;2010年
10 王静;《挪威的森林》在中国的接受[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11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011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