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走出生态危机,构建和谐社会——评《伍尔夫生态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8 04:46

  本文选题:《伍尔夫生态思想研究》 + 申富英 ; 参考:《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03期


【摘要】:申富英教授的《伍尔夫生态思想研究》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伍尔夫生态思想的学术专著。它将生态概念扩展为宏观生态和微观生态,将伍尔夫笔下的生态划分为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人际生态和精神生态,深入挖掘她隐匿于文本之下的对生态失衡原因的思考,分析伍尔夫关于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和谐生态关系的设想,客观评价了其生态思想对于当今人类构建和谐生态与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Abstract]:The study of Woolf's Ecological thought by Professor Shen Fuying is the first academic monograph that systematically studies Woolf's ecological thought in China. It expands the concept of ecology into macro ecology and micro ecology, classifies Woolf's ecology into natural ecology, social ecology, interpersonal ecology and spiritual ecology, and deeply excavates her thoughts on the causes of ecological imbalance hidden under the text. This paper analyzes Woolf's assumption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ec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an and society, man and man, and man and self, and evaluates objectively the significance of his ecological though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ecolog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单位】: 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分类号】:I561.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刘国枝;王娜;;《百舌鸟之死》中双环形结构的意蕴[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剑虹;;生态视角下的《动物农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刘欢;;博弈与融合——电影《人在纽约》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探寻[J];大家;2012年10期

3 范建华;;生态文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及其逻辑架构[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4 王彬;张伟;;关于生态文明意识和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思考[J];饲料工业;2009年17期

5 蔡云琴;;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喜福会》[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刘晓真;;富有生态意蕴的叙事文本——重读托妮·莫里森的《宠儿》[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7 李静;;易学“数”观念与自然之用的生态审美意蕴[J];巢湖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8 白姣;;《喜福会》的生态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24期

9 何江胜;;论《荒原》的生态思想[J];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02期

10 刘长星;;中国生态文学的价值观建构[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静;易学思想与生态美学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2 郭兰英;“适者生存”:翻译的生态学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常如瑜;荣格:自然、心灵与文学[D];苏州大学;2010年

4 胡艳琳;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处境[D];北京大学;2012年

5 朱利华;“生态大我”与生态批评的构建[D];北京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云婷;多丽丝·莱辛创作中的生态意识探析[D];江南大学;2010年

2 樊文娟;文化诗学和生态批评的文化视角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李涛;生态批评视域下霍桑的《红字》解读[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刘慧;怀特儿童文学的生态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5 王矗;生态批评视域下的生态纪录片叙事风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扬;从无知走向成熟[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婧;成长小说经典[D];山西大学;2009年

8 陈莹;文学活动的生态审美视域与生态伦理叙事[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9 丁淑玲;略论新时期以来文学的生态走向[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李红英;母神崇拜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国枝;哈帕·李与美国南方文学传统[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申富英;《达洛卫夫人》的叙事联接方式和时间序列[J];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劳伦斯·布依尔 ,张旭霞;文学研究的绿化现象[J];国外文学;2005年03期

2 张军;论福克纳的自然观——“大森林三部曲”的生态批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韦柳媛;;“原生态”的原生态追问——以《云南印象》为例[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黄红荔;;“水仙花”的生态批评解读[J];职业时空;2008年06期

5 刘文良;;亲近自然 诗意栖居——文学与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中国比较文学对生态批评的阐发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7 袁鼎生;;生态批评的规范[J];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8 邹丽丹;;生态批评的研究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J];吉林教育;2011年05期

9 李卉;;生态批评的主要着眼点[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10 张华;;生态批评的现代性背景及其当代发展逻辑[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建军;邓勇刚;喻婷;谭竞芳;;汽车起重机臂梁声发射检测技术初探[A];2007四川省理化检验、无损检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余翔;张玉梅;;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3 徐焕恩;;国内天然气加气站发展与建设的初步评价[A];2005'CNG汽车加气站实用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5年

4 王志强;王雨露;王连森;崔嵩;曹杰;王玫;王显军;;2005年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状况与防治对策[A];第七次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夏桂兰;刘福安;;癌症病人生活质量调查及对等探讨[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钱世通;黄胜炎;;废纸造纸生产工艺的清洁生产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7 刘林姣;;城市科技人才整体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媚;;云台山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党选民;詹园凤;杨衍;刘维侠;;四棱豆种质资源初步鉴定与评价[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张蕊;;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报告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泽文;生态批评:颠覆“文学是人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负责人 王诺;生态批评的界定与任务[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3 石平萍;美国生态批评的环境转向[N];文艺报;2009年

4 施秋香;生态批评研究凸显“中国特色”[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5 王诺 程相占 王晓华;生态批评的跨学科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王宁;生态批评与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张华;生态批评不是纯粹的文学批评[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刘文良;悖论式平衡:生态批评 理论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9 刘蓓;生态批评:滥觞于文学之思[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10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视野与尺度[N];中国艺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映良;喀斯特典型山地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邓爱民;城市配送系统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杨惠芳;职业紧张及铅负荷水平对工作能力评价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4年

4 杨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张志红;中国证券公司治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吴胜;网站信息分类体系优化方法及其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李放;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赵炎;我国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与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9 王静敏;当代中国失业保险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业昆;我国林产工业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丽;《愤怒的葡萄》的生态批评阐释[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华;海明威作品之生态意识的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3 齐文平;国内海明威生态研究评述[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付美娜;论翻译的生态批评[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5 高毅;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愤怒的葡萄》[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薇;生态批评的重审与理论新开拓[D];中南大学;2005年

7 陈婷婷;自然·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姜成启;大中型泵站老化模糊层次综合评估体系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9 韩红云;我国保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吴丽波;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341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0341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c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