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之镜:论荷马史诗中的“东方”形象
本文选题:荷马史诗 + 东方形象 ; 参考:《中国比较文学》2014年01期
【摘要】:"东方"与"西方"是以地中海为参照而划分的,二者在范畴上相互对立。荷马的"东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它分别指向了地中海东岸的广阔空间,以及居住在这一区域的族群。这一特定范畴的"东方"世界主要由黄金、白银、马匹、丝织品等叙述性要素构成,它强调"东方"世界与希腊世界之间的差异性,是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荷马的"东方"实际上起到了将殖民意识形态叙事化的作用,最终成为"东方化"时期希腊帝国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要素。
[Abstract]:The East and the West are classified by reference to the Mediterranean Sea, and they are opposite each other in terms of category. Homer's "East" consists of two aspects, pointing to the vast area of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coast and the ethnic groups living in the region. This particular category of the "East" world is mainly composed of gold, silver, horses, silk and other narrative elements. It emphasiz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riental" world and the Greek world,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joint action of ideology and utopia. Therefore, Homer's "Orient" actually played the role of narrating colonial ideology and eventually became a constituent element of the ideology of the Greek Empire in the period of "Orientalization".
【作者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画像石神话谱系研究”(项目编号:13CZW024) 教育部(201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神话学文明起源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2YJC75108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4批面上一等资助“比较神话学视阈下汉画像石西王母图像方位模式研究”(2013M54040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45.07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泉;吕小辉;索朗白姆;;“地方神”文化影响下的藏族聚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2 寇国庆;萨义德论知识分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华泉坤,张浩;《暴风雨》——莎士比亚后殖民解读的一个个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4 陈兵;牛振宇;;《金银岛》:西方人的“东方幻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潘学权,王家明;文学翻译与“东方形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陈丽慧;美国梦——评彼得·凯里的短篇小说《美国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苏海洋;;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带状起源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8 温育仙;;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策略研究——兼谈霍译《红楼梦》的翻译策略选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杨珊;;评《河湾》的叙事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10 王均萍;;从《热带癫狂症患者》看茨威格对西方主体性的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璐;;不完全的解构:黄哲伦《蝴蝶君》中的文化误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朋;;试论美国电影中华人女性形象的文化属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3 杨倩倩;;掀开毛姆的“彩色面纱”——《彩色的面纱》的东方主义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4 何玮薇;;2001年-2008年法国《观点》杂志旅游专栏分析——法国人想象中的中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文煜;;浅析《失落》中移民文化身份的重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曾惟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的中国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杨子;;身体、空间与认同——梅兰芳访美演出的价值向度与现实启示[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潘世杰;;回族饮食文化禁忌理念解读[A];中国回商文化(第二辑)[C];2009年
9 秦红岭;;全球化语境下建筑地域性特征的重新认识与构建[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田兆耀;;管窥新时期我国生态电影的思想内涵[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5 黄伟;高乐待与中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治国;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豆海锋;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湘;论虹影小说的河流意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孙笑晨;白色阴影下的回归—小说《黎明之屋》的后殖民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平焰;美国华裔生存状态的多维度透视[D];湘潭大学;2010年
4 张颖;跨越与再现[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5 颜培;跨文化书写[D];江南大学;2010年
6 程晋普;雅典城邦公民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烨;谭恩美小说和张艺谋电影中的东方主义[D];南昌大学;2010年
8 任孝霞;比较文学辨“异”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余从刚;柱式艺术中生命意识的表达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张翔;泛娱乐化·草根晋级·符号扩张[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仲乐;;詹姆逊辩证批评阐释下的“乌托邦”[J];外国文学;2009年03期
2 刘意青;;《圣经·旧约》的叙事特点、解读的戏剧性和意识形态影响[J];欧美文学论丛;2003年00期
3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隐——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3期
4 高琳;;从《神食》看赫·乔·威尔斯的阶级意识[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5 苏仲乐;;缺乏“乌托邦”维度的新历史主义与文学史的书写——约翰·卡洛斯·罗访谈录(续)[J];外国文学;2010年04期
6 岳茂圣;;解读鲁滨逊·克鲁索与星期五的后殖民关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4期
7 吴贤哲;刘瑞;;荷马史诗和《诗经》不同文化因子及其成因的探究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8 张志娜;;自由的光辉——梳解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及《1984》[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0年01期
9 纬结;;《乐园》:托妮·莫里森的乌托邦[J];外国文学动态;1998年02期
10 陈晓兰;戴炜s,
本文编号:2039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039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