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与“有”——评《绿衣骑士》中主人公对佛教理想人生的追求
本文选题:艾丽斯·默多克 + 《绿衣骑士》 ; 参考:《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英国作家艾丽斯·默多克深受佛教哲学思想的影响。在《绿衣骑士》中,她以主人公彼得的复仇事件为中心,展示了人们在伦理道德失衡的状态下所呈现的意识倾向和人生选择,将读者引入到一个重塑道德准则的向善天地。以佛教"空"观理念为依据,沿着小说主人公彼得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变这一主线展开分析,我们看到,默多克试图打破伪佛教徒彼得的二元对立善恶观,探讨构建人类伦理道德世界中的一种生存模式,从而进入佛教中"空"、"有"统一的境界。这对于我们充分认识默多克作品中的佛教思想,更加深刻理解其作品的现实意义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Abstract]:English writer Alice Murdoch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Buddhist philosophy. In Green Knight, she centers on Peter's revenge event, which shows the tendency of consciousness and the choice of life in the state of imbalanced ethics, and introduces readers to a good world of remolding moral norm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mpty" of Buddhism and the main lin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Peter's thought and behavior, we can see that Murdoch tries to break the binary view of good and evil of the pseudo-Buddhist Peter. This paper probes into a mode of existence in constructing the world of human ethics and morality, thus entering the realm of "emptiness" and "existence" in Buddhism. This is a beneficial attempt for u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Buddhist thoughts in Murdoch's works and to underst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his works.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江苏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XWB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贻社,李秋丽;论僧肇“空”的视野下的宇宙人生[J];齐鲁学刊;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春根;;论庄子的卫生观[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伟;僧肇“无知”与“般若”关系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晓威;;“生”之渴望与“无”的审美意象——《抒情歌》、《雪国》等“空无美”的佛教思想[J];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郑燕虹;;论《摩利支子情诗》中的佛教含义[J];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03期
3 陈多友;谭冰;;试论川端康成初期文学中的佛教思想[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年02期
4 马彦;;《源氏物语》的佛教思想与语言表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乔艳丽;;T.S.艾略特与东方宗教思想——透视《荒原》与《四个四重奏》中的印度教与佛教思想[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张一方;;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与对死亡的深刻描述和感悟——纪念托尔斯泰逝世100周年[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杨旗;;灵与肉的冲突:杰克·凯鲁亚克的佛教思想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桑凤平;高春璐;;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无常思想的差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周韬;;论佛教思想对平安朝“物哀”精神的影响——以《源氏物语》为例看从“真·诚”到“物哀”的衍化[J];名作欣赏;2010年30期
10 孙英;张军;;从芥川龙之介作品的登场人物看人性——以《杜子春》和《罗生门》为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葛兆光;隔岸观澜[N];东方早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金振杰;东方传统思想与朝鲜古时调的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洪娜;超越文化相对主义—加里·斯奈德的文化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丁国旗;中国隐逸文学之日本接受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臻园;宫泽贤治文学中的佛教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3年
2 赵燕;从“自我”到“他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金e,
本文编号:2101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101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