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视角下对《傲慢与偏见》的语言赏析
本文选题:语用学 + 《傲慢与偏见》 ; 参考:《语文建设》2013年35期
【摘要】:语用学是对语言在具体的语境中实际运用的研究,其中需要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傲慢与偏见》中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场面的描述和故事情节的构思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本文将在语用学关联理论的指导下,选取《傲慢与偏见》中的经典语段进行分析,从而对语言的语用效果进行分析。
[Abstract]: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in the specific context. It needs a certain theory as support. < arrogant and Prejudice >, it has high literary value. This article will be select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relevance theory of pragmatics. Take the classic phrase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to analyze the pragmatic effects of language.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吕代珍;;《傲慢与偏见》中的语用学渗透——言语行为理论和违背合作原则的体现[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远志,马翔宇;试论辞格的施事功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2 欧阳利锋,徐惠娟;从文化语境的角度谈语用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张蓊荟,沈晓红;英汉翻译过程中推理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章淮平;话语的语用含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陆荣荣;从认知语境差异看文学作品中习语的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张礼,衡桂珍;广告语与前提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张尧;浅析口头交际中的明示与语境效果的获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9 李莎;;高校网上“跳蚤市场”销售语的语用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王惠敏;;大学英语交际性听力测试中的语用预设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蓉;;从顺应论看中国宋词《虞美人》译文比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陈彦;;从“剩女”看网络流行语的翻译[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3 鲍德旺;杨士超;;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关系之解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4 顾云青;;运用猜词策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5 徐芳;;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English Humorous Utterance[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6 鹿学军;;大学英语教学中汉译英错误分析:语用负迁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7 吴红;;在语篇教学中加强语用观的培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8 李洁麟;;心理语言学与“传”务求通新解——对电视“说”新闻的心理语言学解读[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陶原珂;;语义解释和语境解释的分合与配置——以法汉词典和英汉词典为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10 许玉军;;从礼貌准则看汉英语言文化的语用差异和对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芹芹;汉语恭维回应语的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U,
本文编号:2104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104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