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飘》的女主人公看美国女性主义的初步萌芽
本文选题:《飘》 + 女性主义 ; 参考:《长城》2014年04期
【摘要】:正美国作家格丽特·米歇尔以一部反映美国内战时期南方社会生活的力作《飘》,引起了世人的瞩目。作品描述了美国内战背景下南方种植园经济的衰落和新兴资产阶级经济的崛起,以及社会的变迁引起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其中的女性郝思嘉和梅拉尼是见证社会变迁的主角,她们具有截然不同的鲜明的性格特征。郝思嘉勇于挑战旧的习俗,行为举止不怎么符合传统规范,不被公众所喜爱,但是浑身却充满了无限魅力,充满了叛逆精神。梅拉尼则温
[Abstract]:The American writer Grit Michel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 by his masterpiece, gone with the Wind, which reflects the social life of the South during the American Civil War. The works describe the decline of the plantation economy and the rise of the emerging bourgeoisie economy in the context of the American Civil War, and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fate of the characters caused by the social changes. Among them, Scarlett and Merani are the protagonists who witness the social changes. Scarlett had the courage to challenge the old customs, behaved not in conformity with traditional norms and was not popular with the public, but was full of charisma and rebellious spirit. Merani temperature
【作者单位】: 邢台学院外语系;
【基金】: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的底层叙事与社会文化构建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HB13SH006)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泽琼;;论《飘》中斯佳丽形象的女性主义特征[J];消费导刊;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月粉;;《飘》中斯佳丽的“明天”的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2 任春梅;索明茹;;《飘》中斯佳丽人物分析[J];电影文学;2010年16期
3 徐蒂;;论《飘》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所反映的女性主义思想[J];警官文苑;2012年04期
4 孙菲菲;;《飘》中郝思嘉人物性格特征探析[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孔倩云;;从《飘》的女主人公看美国女性主义的初步萌芽[J];语文建设;2014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单丹;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飘》和《嘉莉妹妹》[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Xue Wen;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飘》的三个汉译本解读[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荆兴梅;《飘》的女性主义解读[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赵峻;《飘》的主题意蕴解读[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晓博;;《飘》中女主人公郝思嘉形象赏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秦赤军;隋慧;;解读《飘》的女主人公思嘉[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年01期
3 万敏;;从《飘》看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生命思考与女性意识[J];名作欣赏;2011年14期
4 莫菲菲;钟颖;;一个矛盾的灵魂——浅析《飘》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变化[J];科技信息;2011年34期
5 金中英;;《飘》中的爱与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6 安妮·爱德华兹;赵健;;《飘》热五十年[J];文化译丛;1987年05期
7 韦建国;《飘》的社会轰动效应探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8 丁芸;《飘》的轰动效应探源[J];台州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9 李照冰;;《飘》中的女性价值观[J];考试周刊;2009年38期
10 顾韶阳,王丽艳;《飘》与妇女觉醒——《飘》中女性价值观浅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邱姣;;态度系统视角下《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点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王胡;诞生75年后,为什么政治不正确的《飘》仍然畅销[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 张孟媛;《飘》里的战争[N];光明日报;2011年
3 渤海大学 丛丽芝;《飘》中女主人公对婚姻的看法[N];山西青年报;2014年
4 宋平;玛格丽特·米切尔与广告人丈夫[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莱楚;《飘》迎来第二部续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刘晓艺;在这间斗室里她写完了《飘》[N];深圳商报;2003年
7 许丹红;《飘》:一朵恒久不衰的爱情之花[N];中国教师报;2006年
8 孙燕;有风吹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丽萍;《飘》在中美两国的接受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2 吴慧敏;《飘》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重写[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柳莺莺;女性主义视角下《飘》的解读[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4 彭白良;译介学视野下论《飘》在中国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许颜哲;《飘》的语用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林赫;《飘》中女性意识的觉醒[D];吉林大学;2012年
7 张睿;论《飘》中的生态女性意识[D];贵州大学;2009年
8 王芳芳;《飘》中性别差异的语用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9 朱云;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对《飘》的三个中译本的描述性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覃丽娟;父权式压迫及其消解:《飘》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04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10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