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现实主义视域下的宗教情怀——评E.L.多克托罗小说《上帝之城》
[Abstract]:E.L. Doctorow is a worried American neo-realism writer and a post-modern Jewish novelist with religious feelings. His novel the City of God is not only a modern interpretation of Augustine's monumental religious philosophy of the same name, but also a continu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of God in the Bible. The works take New York as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millennium, the mysterious disappearance of the cross, the search and return as the clue, the metaphor God's retreat, the human spirit crisis and the faith crisis in reality. By reshaping "God", Doctorow internalizes religious thought as a spiritual belief with realistic significance and becomes the spiritual force to save the crisis of real society.
【作者单位】: 江苏理工学院;
【基金】:2011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编号:11WWD016) 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历史与记忆——E.L.多克托罗‘大屠杀后意识’小说研究”(编号:2012SJD75003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静,殷明明;多克特罗《上帝之城》中的宗教问题[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2 胡红渊;;对历史的思考,对现实出路的探索——从新历史主义、新现实主义解读多克特罗的《上帝之城》[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3 孟红霞;;《上帝之城》中的后现代主义因素[J];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邹海仑;;多克托罗的新作《上帝的城市》[J];外国文学动态;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佳;;谈中国古代小说中的酷儿——试用酷儿理论分析中国古代的酷儿现象[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苏葆荣;;《恶之花》救赎观的宗教文化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3 解元勋;;福柯与苏打绿——关于权力、认同和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4 刘惠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原型批评解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许琛;;运用传播学理论探讨酷儿群体公众形象的改善[J];今传媒;2012年06期
6 钟丽佳;局外与异化-重读《局外人》[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7 付玉东;;在荒谬中寻找自由的意义——解读加缪小说《局外人》人物形象[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李梅英;;萌芽于女性小说的“酷儿”意识——《杜拉拉》系列小说的性别解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郑芳;;花木兰的性别困境——《木兰诗》与美国动画片《木兰Ⅰ&Ⅱ》的比较阐释[J];长江论坛;2011年06期
10 吴乔艳;;加缪荒诞哲学视域下的海斯特·白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畅畅;赵瑜;;同志、身份/认同与空间——对中国内地同志网络空间生存及(集体)行动可能性之探察[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芳;西方男性学者视角下的女性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万智;存“异”求“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森波;同性婚姻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王丽艳;多克托罗小说犹太主题的发展轨迹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宋方方;对美国20世纪末西方音乐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的审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向宇;跨界的艺术[D];上海大学;2012年
7 申卫革;后现代知识型观照下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梁艳华;在尘世的自由与天国的自由之间[D];浙江大学;2007年
9 杨启平;文化语境下的女性书写—当代大陆/马华女性小说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军;加缪的“荒诞哲学”及其“文学化”[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茜;黑暗中的希望之光[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军;福柯主体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王敏;怪异理论视角的文学批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亚栋;论阎连科小说的魔幻意象[D];河南大学;2011年
5 张f ;福柯主体解构观与多元文化主义比较评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莹;《怀尔德菲尔府的房客》中的圣经原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7 陈军花;晚期福柯论“自我的培育”(la culture de soi)——作为生存美学的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邵泽鹏;约塞连的后现代困境及其反抗福柯视域下的《第22条军规》[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9 柴莹;中国大陆网络耽美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陶林涛;论福柯的尊严观[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夏萌;;评E.L.多克特罗作品中的文化危机意识[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陈静,殷明明;多克特罗《上帝之城》中的宗教问题[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3 周燮藩;论什么是犹太教[J];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02期
4 林秀琴;元小说[J];文艺评论;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继德;当代美国文学中的新现实主义倾向[J];当代外国文学;1997年04期
2 侯玮红;;长篇小说《乌拉》[J];俄罗斯文艺;2009年02期
3 张捷;;俄罗斯文学界关于新现实主义的讨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03期
4 李建华;;《波浪》与山本有三的新现实主义[J];长城;2009年10期
5 陶玉平;拉丁美洲新现实主义与加布列尔·加西亚·马尔盖斯[J];外语教学;1981年01期
6 杨岱勤;沃朗斯基的文艺思想[J];外国文学研究;1984年01期
7 刘明录;;论约翰·霍克斯作品中的新现实主义色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5期
8 陈辉;;新现实主义美学视角下的《幽暗的林荫道》[J];俄罗斯文艺;2011年01期
9 余芳;;布宁创作中的新现实主义特征——读中篇小说《乡村》[J];世界文学评论;2011年01期
10 陈晓明;;经典焦虑与建构审美霸权[J];山花;200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汤瑶;;狂欢化视角下的《拉格泰姆时代》解读——对历史的颠覆与重构[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继德;当代美国文学中的新现实主义倾向[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赵德明;是现实主义“回归”是新现实主义?[N];文艺报;2005年
3 蒙动;阿拉尔孔革新现实主义[N];中国邮政报;2004年
4 侯纬红;现实主义:你将去向哪里?[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邹海仑;魔鬼将军谢尔曼与战争的烟尘[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邹海仑;魔鬼将军谢尔曼与战争的烟尘[N];东方早报;2007年
7 侯玮红;俄罗斯文学界掀起现实主义大讨论[N];文艺报;2005年
8 杨仁敬;走近美国后现代派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5年
9 杨仁敬;莫里森的《宠儿》荣登榜首[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陈晓明;卡尔维诺:纯文学最后的大师[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丽艳;多克托罗小说犹太主题的发展轨迹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甘文平;论罗伯特·斯通和梯姆·奥布莱恩有关越南战争的小说[D];厦门大学;2003年
3 李兆前;范式转换: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叶新;表象与深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杜新宇;山姆·谢泼德戏剧创作中的新现实主义倾向[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蕾;重识上帝—后现代视角下多克托罗《上帝之城》的宗教主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2 冯洁;创造性想象:论多克托罗小说《供水系统》、《世博会》和《诗人的生活》中纽约市的空间政治[D];汕头大学;2010年
3 王月光;新历史主义视角下E.L.多克托罗《大进军》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唐静静;迷失在天堂:E.L.多克托罗的《比利·巴思格特》和《鱼鹰湖》中的父与子关系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倩;《光之书》的新现实主义解读[D];厦门大学;2009年
6 杨千帆;辛顿少年小说中的浪漫主义色彩[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朱姗姗;走下历史神坛的但以理[D];山东大学;2008年
8 孙亚梅;颠覆与重构——一个新历史主义者对《拉格泰姆时代》的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晓明;后现代主义与新现实主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严宁;菲利普·罗斯的新现实主义视域[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87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187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