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从小说《荆棘鸟》看西方女性的爱情观

发布时间:2018-11-20 09:54
【摘要】: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发表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荆棘鸟》,通过三代人四位女性不同的爱情命运,探析了西方女性在两次女权运动中呈现出来的爱情观念,以及在此观念作用下导致的不同的爱情命运结局。
[Abstract]:Published in the 1970s by Corinne McCullough, an Australian woman writer, through the different love fates of three generations and four women,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love presented by western women in two feminist movements. A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is concept to lead to different fate of love.
【作者单位】: 辽宁科技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I611.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小莉;;《荆棘鸟》中“罪”的思想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2 王景芳;;从《荆棘鸟》看考琳·麦卡洛的爱情和宗教观[J];长城;2010年06期

3 程丽华;;《荆棘鸟》中女性意识对婚姻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4 骆晓晴,向晓红;自我、爱情与道德规范——析《荆棘鸟》[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陈达;;大洋洲上一颗璀璨的文学海贝:澳大利亚文学[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毛慧;;在痛苦中爱着,在爱中成长——解读《荆棘鸟》中三位女性形象追求爱情的荆棘之路[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7 姚璐璐;;驾驭、服从抑或复制——由《荆棘鸟》中母子、母女关系探讨子女性别身份之形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8 罗益民;康方;;从红字到十字的天路历程——新柏拉图主义视野下的《红字》、《苔丝》和《荆棘鸟》[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贺金茹;;生存困境与归“家”之路——《荆棘鸟》中两性关系问题解读[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万丽莎;;《飘》和《荆棘鸟》的相似性解读[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晓静;从《荆棘鸟》看考琳·麦卡洛的女性观[D];辽宁大学;2011年

2 高天;《荆棘鸟》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俊玲;匍匐在十字架下的悲剧爱情[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珊丹;《荆棘鸟》中女性意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5 王春香;《荆棘鸟》译本中译者对读者的关照[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李慧;《飘》与《荆棘鸟》:从人物看主题的对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7 唐丽蓉;从勒菲维尔的操控理论看曾译《荆棘鸟》[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捷;主位分析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万沛;《荆棘鸟》与圣经原型[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张丽丽;地点,人物与结构[D];山西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延红;;从《叶甫盖尼·奥涅金》看普希金的爱情观[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06期

2 李桦;;解读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的爱情观[J];电影文学;2007年24期

3 王立军;;解读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的爱情观[J];作家;2008年14期

4 史春柳;;从《天边外》评析奥尼尔悲剧的爱情观及其原因[J];时代文学;2009年05期

5 许艺萍;;简·爱和现代女性爱情观比较[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段苏平;;爱的奉献——斯佳丽执着爱情观解读[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年01期

7 刘丽芳;高宇征;;约翰·邓恩矛盾的爱情观[J];长城;2010年08期

8 田苗苗;;谈《纯真年代》中伊迪丝·华顿的爱情观[J];华章;2010年28期

9 焦勇夫;三点意见[J];剧本;1981年12期

10 徐英淑,陈艳玲;论《春香传》中的理想人格[J];东疆学刊;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周晓牧;;米兰·昆德拉的“毁灭”与“不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松涛;黄婷婷;;《蝴蝶君》——沉亡于幻想中的蝴蝶[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林玉鹏;;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伦理思想及其矛盾困惑[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郑晓娴;一种难以忘怀的忧伤[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戴新伟;杜桑的肺腑之言[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刘兵 (河北廊坊师范学院中文系);一地鸡毛的忧伤[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4 商报记者 吴妍;罗伯特·詹姆斯·沃勒:我对声名深恶痛绝[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5 吕频;菊花香中的爱情[N];中国妇女报;2002年

6 绒绒(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爱,不在乎生死[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7 高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 三客斋主;用温柔的目光打量动荡的世界[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筱溪;女性成长之旅——考琳·麦卡洛《荆棘鸟》的女性主义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晓静;从《荆棘鸟》看考琳·麦卡洛的女性观[D];辽宁大学;2011年

3 赵红梅;以安娜为例探讨托尔斯泰的爱情观[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4 程宁宁;论《荆棘鸟》中的二元对立[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潘向阳;从《一位女士的画像》等三部作品看亨利·詹姆斯的女性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柯飞;风中的花朵[D];山东大学;2010年

7 张晓连;比较《荆棘鸟》与《呼啸山庄》的爱情悲剧[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萱;似是而非:论《荆棘鸟》女性主义的维系与颠覆[D];安徽大学;2012年

9 丁建辉;平凡的故事 伟大的人格[D];河北大学;2004年

10 刘菡;烙在胸口的红字 刺进胸膛的荆棘[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44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344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c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