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嘉莉妹妹》到《金臂人》:芝加哥城市书写的嬗变
[Abstract]: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to the end of the 1940s, Chicago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of recession and transition from the gilded period to the Great Depression period and the post-World War II period. From Sister Carrie to Golden Man, through the Abyss, the Giant, the Studds Lonegan Trilogy, and the Native son,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cago's urban writing have also undergone corresponding changes: urban dwellers have changed from desire subjects to urban prisoners, urban space landscape has changed from mainstream culture to subculture, and urban image has changed from prosperity to decline.
【作者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YJC752027)
【分类号】:I712.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小朝;;美国精神里的心灵情感困窘——解读《美国的悲剧》的历史隐喻性[J];长江学术;2009年02期
2 肖立青;;嘉莉妹妹:城市之光下的追梦人[J];长城;2012年10期
3 刘勇士;;偶然的巧合?历史的必然——从《嘉莉妹妹》看中国女性发展的现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邱岳;;在抉择中成长的新女性——浅析西奥多·德莱赛笔下嘉莉形象的人物塑造[J];教书育人;2009年15期
5 陆刚;转换原语形象 再现原文民族文化色彩[J];南平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6 申丽红;宋秀云;;从《嘉莉妹妹》看德莱赛的命运观[J];芒种;2013年10期
7 张祥亭;;嘉莉妹妹的欲望——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J];平原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8 陈文智;徐建纲;;论《嘉莉妹妹》中摇椅的象征意义[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马小朝;;论西方悲剧精神心灵忏悔的审美特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张祥亭;;从赫斯特伍德的悲剧透视德莱塞对男性的去势模拟书写——重读德莱塞的《嘉莉妹妹》[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杜雯雯;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多个文学译本并存[D];中南大学;2007年
2 曾绛;论弗兰克·诺里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D];湘潭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秀渊;;《嘉莉妹妹》女性角色全面解读[J];文学教育(上);2010年03期
2 胡燕;;德莱塞自然主义的《嘉莉妹妹》[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4期
3 宋晓慧;;《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与“美国梦”[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年04期
4 张莹;李欣欣;李昕;;论《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J];电影评介;2008年12期
5 刘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嘉莉妹妹》的现实意义[J];文教资料;2008年35期
6 雷兵;;影片《嘉莉妹妹》解读[J];电影文学;2009年05期
7 吴素贞;;读者期待视域中的《嘉莉妹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8 解炳锋;;《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命运的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4期
9 谢满兰;独立还是依附——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现代美国女性意识的觉醒[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李静;;浅析《嘉莉妹妹》中的道德主题[J];电影文学;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余梅娴;;从妖妇到新女性——试析嘉莉形象之变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崔秀兰;苑光辉;;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嘉莉形象新解[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兰守亭;德莱塞:美国文学的《最后一位巨人》[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庞培;忘不了你 珍妮姑娘[N];重庆日报;2000年
3 齐宏伟 (南京师范大学);背向救渡,,转身离去[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麦妮卡(Melnyk Tetiana);自然主义批评视域下的托尔斯泰与德莱赛—《复活》与《嘉莉妹妹》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江浩;论德莱塞小说中的城市书写[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关宁;《嘉莉妹妹》与《蜗居》中消费伦理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周颖;《嘉莉妹妹》中的永恒性与非永恒性解读[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刘威;文化剖析:《嘉莉妹妹》中有闲阶级的生活方式[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钱晓玲;《嘉莉妹妹》中自然主义的语境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徐晓燕;从消费文化视角下解读《嘉莉妹妹》[D];辽宁大学;2012年
7 马宗敏;《嘉莉妹妹》—消费文化的一面镜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袁婧;以场域和惯习的角度分析《嘉莉妹妹》的结构[D];安徽大学;2012年
9 李伟;消费文化视角下的《嘉莉妹妹》解读[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马荟;荆棘丛生中的自我实现[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73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373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