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互文性视角下《边城》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19 17:42

  本文关键词:修改·乡土性·再现—对比分析《边城》中英文版本,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财经大学》 2015年

互文性视角下《边城》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王震宇  

【摘要】: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指文本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经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创立以来,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她认为,任何文本的构成都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转换。互文性理论的提出,不仅为文本理论注入了新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同时也为翻译理论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新的研究视角,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读者。 本文选取《边城》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英文译本,一是著名英国翻译家戴乃迭(Gladys Yang)翻译的《边城》英文译本,二是美国汉学家金介甫(Jeffrey C.Kinkley)完成的《边城》英文译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如何应用互文性理论分析小说的翻译,发掘《边城》翻译研究的新视角,以期证明互文性理论既可以作为认识论,也可以作为方法论进行小说翻译研究。 本文共采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贯穿本论文全文。作者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更直观地去反映《边城》两个英译本的译者在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偏向性;二是本文主体部分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比较两个英译本涉及语言、物质、社会、宗教和生态五种不同类型中国文化负载词的不同翻译处理,阐述了互文性理论对于小说翻译的启示。互文性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其特征表现为更加强调译者的主体性、更加彰显翻译活动本身的互文性本质,并在原作与译作之间建立起新的互文纽带,为小说翻译研究的宏观建构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本文共分为六部分: 引言部分分别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文章结构。 第一章为文献综述部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翻译界对于《边城》及其英译本的研究状况。 第二章为理论框架部分,主要阐述了互文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探讨了互文性理论与小说翻译之间的相关性。 第三章介绍了《边城》及其两个英文译本,内容包括《边城》原作者沈从文先生和两个英文译本的译者情况,他们是戴乃迭先生和金介甫先生。此外,还介绍了两个英文译本形成过程中的一些背景情况。 第四章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基于互文的视角,选择《边城》中有关湘西文化的语料,对语言、物质、社会、宗教和生态五种类型的文化负载词进行归类,比较研究《边城》的两个英文译本。 最后为文章的结论部分。笔者认为,小说《边城》中包含着大量的互文性指涉,两个英文译本的译者由于所处时代和文化背景不同,对互文性指涉的理解程度有异,,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也各不相同。戴乃迭的英译本采用了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她的译本出版于1981年,其词句和风格选择对于当时背景文化缺乏的译语读者,还能适应;而金介甫的英译本成书于2009年,他更倾向于采取异化策略,并详加注释,有利于满足新世纪拥有一定文化背景知识,并希望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需求,较好地保留了原作的地方特色,传递了中国文化,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046;H315.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小燕;从翻译美学观看戴乃迭对《边城》中美学意蕴的艺术再现[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李艳荣;运用比较美学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民族色彩——对小说《边城》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3 龙羽飞 ,杨正存;从《边城》看沈从文的美学观[J];民族文学研究;1991年04期

4 孙昌熙;刘西普;;论《边城》的思想倾向[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04期

5 胡代炜;对《边城》的印象与剖析[J];中国文学研究;1986年01期

6 胡润森;《边城》的文化意识[J];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娟;;论文学交际中体裁的不变性与可变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戴艳云;;模因论与贺岁片台词的互文性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潘艳;;何处追寻失落之幸福——析赫伯特·艾森赖希之《奥尔良的新(幸福)少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4 付伟忠;;互文性与后现代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5 蔡晓燕;;孤独的个体——多莉丝·莱辛的《第五个孩子》与《弗兰肯斯坦》的互文性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6 赵晶辉;;莱辛小说《四门城》中异化的地下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7 李龙梅;;从《时时刻刻》透视二十世纪女性的成长历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8 尹腾连;;曾晓文小说互文性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9 陈瑞红;李西元;;论《法国中尉的女人》与《德伯家的苔丝》的互文关系[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叶奕翔;;大众文化的叙事策略[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龙扬志;;一部诗剧与一个诗人的创作史[A];李轻松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梅红;;在互文性的指导下进行广告套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徐传达;;互联网时代弱者的话语策略分析——以“湖南临武城管打死瓜农”事件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4 岳永逸;;城市生理学与北京天桥的“下体”特征——兼论“杂吧地”的认知意义[A];都市文化研究(第4辑)——全球化进程中的上海与东京[C];2007年

5 林雪涛;王昧红;;青少年科普数字期刊内容开发与UI设计原则——基于网络移动触屏阅读终端的研究初探[A];中国科技期刊新挑战——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祝克懿;;超文本的传播功能与发展空间构想[A];修辞学论文集第12集[C];2009年

7 李正亚;;《静夜思》原作和英译作“明月”意象的互文性分析[A];江苏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应征论文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喆;英语言语幽默的图式特征及解读难题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才刚;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颜炼军;象征的漂移[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艾洁;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吴康茹;热拉尔·热奈特修辞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李鸽;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形态的审美表达[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刘桂兰;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吴迪龙;互文性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红华;广告翻译中的互文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巫丹;从互文性角度看《三国演义》英译本中文化内容的翻译策略[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3 张伦建;语言的召唤—当代中国语言批评的特点与反思[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沈卉;互联网时代下“山寨”视频短剧考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凤娟;《时时刻刻》与《达洛卫夫人》之互文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照;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俊锋;生态批评视域下鲁滨逊形象的审视与重构[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卓;选择与顺应[D];河南大学;2011年

9 徐霞;英汉广告语中仿拟修辞格的互文性对比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高翔;公益广告中的互文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迎春;“意境”译法探索[J];中国翻译;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道磊;诗学的梦想——也谈《边城》的意蕴[J];名作欣赏;2000年05期

2 李鸿翔;论《边城》所表现的审美理想[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康发雄;《边城》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4 何玉嘉;《边城》,隐喻和象征的哲学表征[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王向辉;《边城》的叙事策略及其湘西风情[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6 黄志军;《边城》独具匠心的时间性布局结构解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宋淑媛,桂敏;《边城》:抒情的诗与浪漫主义的牧歌[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刘永泰;《边城》:废弃的反现代化堡垒[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杨瑞仁;《边城》研究述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方虹,徐小洁;净化的悲剧——试论《边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蒙慕秋;;《边城》现象与苗族文化[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杨爱芹;;生态文学视野中的《边城》[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3 陈会明;;体味小城之美 感悟人间真情——《边城》课例设计[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年

4 今泉秀人;陈薇;;“乡下人”究竟指什么——沈从文和民族意识[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绪源;[N];文学报;2013年

2 《当代电视》主编 张德祥;[N];光明日报;2014年

3 中国作家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张瑞田 (北京);[N];光明日报;2014年

4 杨元崇;[N];团结报;2004年

5 李惠敏;[N];文艺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向培东;[N];团结报;2008年

7 宛庆丰;[N];团结报;2007年

8 唐荣沛;[N];中国档案报;2006年

9 巍子;[N];音乐周报;2007年

10 陈佳冉;[N];光明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晓昀;《边城》的牧歌叙事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2 熊洪;《边城》接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燕;《边城》时空修辞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历彦军;《阿Q正传》《边城》:中国形象的文化隐寓[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甘翠;《边城》评说70年[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黄秀红;沈从文《边城》阅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7 崔剑剑;《边城》之外的围城[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霍俐娜;小说《边城》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李小雪;修改·乡土性·再现—对比分析《边城》中英文版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王颖;论舞剧《边城》的艺术特色[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修改·乡土性·再现—对比分析《边城》中英文版本,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8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38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a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