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前奏曲:初探果戈理与鲁迅作品的“黑暗世界”
[Abstract]:Gogol and Lu Xun have a high degree of isomorphism and relative similar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early works and creative careers. Before the creation of the two Mad Diaries in Russia and China, the two writers had inherited the commonality of the traditional literary heritage of the two countries-their interest in various spiritual phenomena in the Dark World, observation and discussion. In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knowledge of the two writers, the love of the so-called "dark consciousness", "dark gate" and "small tradition" establishes the acceptance and concern for heterosexual, heresy and alienation in future works. In the early works, the two writers linked primitive, dark and crazy, chose the sense of farce and laughter in the technique, and showed the problems they derived. Through these irrational and spiritual phenomena from the dark world, they show a far more powerful and important effect than moral preaching in general realistic novels, and can subvert the so-called westernized civilization. In addition to praising the original carnival nature, the early works of the two writers did not produce a low-level, vulgar "funny problem", but strangely promoted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ragic comedy and became an immortal classic.
【作者单位】: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
【分类号】:I1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颂;乾嘉文言小说作者阅读视野与作品故事来源(续)[J];蒲松龄研究;2003年02期
2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杨璨;;“火星文”的非语言特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黄秉泽;论《儒林外史》的长篇艺术结构[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5 郭松;;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互文性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陈莹莹;;《沐浴在阳光中》:对话与狂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夏薇;;浅析重庆方言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2期
8 苏宁;;多维叙事视角与人生反思——从叙事视角谈王蒙的《杂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9 周述波;;革命时代的女性悖论与多声表达——试论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的复调叙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10 龚婷;;僭越与颠覆——狂欢化理论视野中的《超级女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放鸣;张儒雅;;地方审美文化研究:一个亟待重视的美学领域[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许祖华;;生命意义的另一种追求——鲁迅绘画活动的特点与意义[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文丽;;邓小平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治话语的形成——对《邓小平文选》第2卷的重新解读[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4 郭华;;从“就近入学”到“初中建设工程”——关于北京市初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思考[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5 刘可铄;;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二次改革:“公共新闻”——有节制的多元对话[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蓝若宇;;我们都是“恶搞者”:从文化的身份认同看恶搞[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陈松柏;;《宋江演义》是连接宋江等三十六人故事与《水浒传》必不可少的链条[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8 俞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假说[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9 高玉海;;《水浒传》续书面面观[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10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袁野;汉画像石造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华金余;从赵树理到赵本山[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美芸;诗学与政治:聂绀弩思想与创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袁瑾;绍兴舜王巡会会货表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亚斌;藏族当代汉语诗歌:本土经验的现代表达[D];兰州大学;2011年
10 祁晓庆;敦煌归义军社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柏久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与中美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符熠;生——梦——死:尤金·奥尼尔艺术世界的狂欢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朋君;民俗视野中的迟子建小说创作[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刘佳;唐传奇对金庸小说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詹伟明;唐代胡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李涛;现代与传统的交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彦峰;“权力的合理架构”: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韩爱丽;论汪曾祺小说的诗性美[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梁昱;从“五要素”角度看《明朝那些事儿》[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鲁迅、果戈理《狂人日记》比较[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高长舒;鲁迅与果戈理[J];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04期
3 顾国柱;“拿来主义”的光辉范例——鲁迅与果戈理同名小说《狂人日记》之比较[J];南都学坛;1990年02期
4 王一玫;;鲁迅与果戈理《狂人日记》之比较[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3期
5 王福和;;果戈理与鲁迅:《狂人日记》的影响和被影响[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付飞;;《狂人日记》之比较[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7 程义伟,李春林;鲁迅与果戈理的《死魂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王蓉;;鲁迅果戈理笔下狂人形象比较论[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周琦;罗丽文;;鲁迅和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狂人日记》之比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6期
10 缑广飞;两颗悲苦的灵魂──鲁迅与果戈理[J];南都学坛;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任光宣;;儒家思想的遥远回声——果戈理的《与友人书简选》与孔孟思想[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胡书义;;苦笑·讥笑·冷笑——果戈理、谢德林和托尔斯泰讽刺艺术的比较[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3 何峰;;边缘化的冷眼旁观与后现代的思维向度——鲁迅与卡夫卡[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4 查晓燕;;俄罗斯文学中的“大地周游”模式刍议[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查晓燕;;试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大地漫游”模式[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张冰;;从一首四行诗的阐释说起——为什幺说对俄罗斯只能信仰?[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陈众议;;《堂吉诃德》在中国[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8 李春林;;角色同一与角色分裂——鲁迅与卢那察尔斯基[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于壮;;作为文学理论媒介的书信——以簌石、子规通信为例[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钧;果戈理·鲁迅·俄国文学在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9年
2 查屏球;邻人眼光见细微[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蓝英年;徜徉在俄苏文学中[N];中华读书报;2006年
4 高莽;泪痕悲色 振其邦人[N];人民日报;2009年
5 张梦阳;“竹内鲁迅”与“中国鲁迅”[N];中华读书报;2005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迟润林;俄罗斯不满“夹生饭”博物馆[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余一中;果戈理及《回忆果戈里》的“真实面目”[N];中华读书报;2009年
8 王维;果戈理最后的时日[N];中华读书报;2011年
9 张建华;果戈理的文化保守与政治反动[N];学习时报;2007年
10 陶丽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所副研究员;文学在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作用[N];远东经贸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海霞;身背十字架的道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金芳实;中韩现代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D];复旦大学;2003年
3 刘文霞;“俄罗斯性”与“非俄罗斯性”[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张静;雪莱在中国(1905-1937)[D];复旦大学;2012年
5 耿海英;别尔嘉耶夫与俄罗斯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哈赛宁;现代中国文学在埃及[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7 宋庆宝;拜伦在中国[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8 丁世鑫;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现代中国(1919-1949)[D];山东大学;2006年
9 于天yN;芥川龙之介文本中的中国情结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谢诗坚;中国革命文学影响下的马华左翼文学(1926-1976)[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光泽;中·韩新文学史比较[D];延边大学;2002年
2 张弘;孤独的行路人——卡夫卡和鲁迅的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朱嫣;鲁迅与夏目漱石[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金巍;鲁迅与玄镇健小说中新知识分子形象之比较[D];延边大学;2008年
5 金巍;鲁迅与韩国作家玄镇健小说中新知识分子形象之比较[D];延边大学;2008年
6 孙放远;鲁迅与夏目漱石小说讽刺艺术的比较[D];吉林大学;2006年
7 张红雪;论鲁迅与卡夫卡作品中的“小人物”[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昊;鲁迅と有岛武郎[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邓永一;鲁迅与夏目漱石作品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南冰;果戈理小说中的怪诞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93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493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