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长恨歌》原诗和两种英译词语的文化语义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12:00

  本文关键词:《长恨歌》原诗和两种英译词语的文化语义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长恨歌》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曾被多位翻译家和汉学家译成英文,在中国文学史及汉英翻译界有着广泛的影响。《长恨歌》的语词包含了深厚的汉民族文化内涵,翻译学和对比语言学界对该诗的英译都有过诸多研究。 本文对词汇文化语义的界定、汉英文化语义的比较以及《长恨歌》英译等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此作为论文的理论指导和基础,对《长恨歌》原诗与英国汉学家翟理斯(Giles)、中国翻译家许渊冲的译文进行词语的文化语义的比较。文章从主题词、称谓,数字、植物、典故和宗教等六个方面对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词语,如“皇帝、柳、芙蓉、椒房、梨园、三、七、九、道士、碧落、黄泉”等及其英译,进行文化语义的溯源和考察,着重对汉英词语的文化语义进行比较研究。文章在语义分析时采用了描写和解释相结合、语言和文化兼顾的方法,通过对词语本体的分析来挖掘隐藏在其后的文化涵义,揭示汉英词语分别负载的民族文化信息。 基于上述的词语文化语义比较,作者对《长恨歌》原诗和英译词语的汉英文化语义的异同进行归纳,从文化语义的一致、部分一致、不同和缺失四个方面总结了《长恨歌》中相同概念意义的汉英词语文化语义的对应关系,并主要针对汉英文化语义差异的形成原因从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语言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度挖掘,分析《长恨歌》诗中汉英词语文化语义的差异形成的内因和机制。 本文在汉英词语文化语义例释比较、对应关系归纳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文化语义比较研究的实践意义。论文对汉英词语文化语义比较在英译精准传达词语文化内涵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进行了论证;同时探讨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语义比较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中国古诗所带来的积极辅助作
【关键词】:《长恨歌》 词语和英译 文化语义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引言7-11
  • 0.1 选题意义7-8
  • 0.2 研究对象与目标8-9
  • 0.3 研究方法与步骤9-11
  • 第一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的研究现状11-19
  • 1.1 词汇文化语义的界定11-14
  • 1.2 汉英词汇文化语义的比较研究14-16
  • 1.3 《长恨歌》英译遣词及其相关问题研究16-19
  • 第二章 《长恨歌》词语汉英对照例释19-38
  • 2.1 主题词19-21
  • “恨”和“Regret”,“Wrong”19-21
  • 2.2 称谓21-22
  • “皇帝”和“Monarch”,“Mayesty",“Sovereign”21-22
  • 2.3 数字22-28
  • 2.3.1 “3”和“Three”24-25
  • 2.3.2 “9”和“Nine”25-26
  • 2.3.3 “7”和“Seven”26-28
  • 2.4 植物28-31
  • 2.4.1 “柳”和“Willow”28-30
  • 2.4.2 “芙蓉”和“Lotus”30-31
  • 2.5 典故31-34
  • 2.5.1 “梨园”和“Pear-garden”32-33
  • 2.5.2 “椒房”和“Pepper Chamber”、“Deep Palace”33-34
  • 2.6 宗教34-38
  • 2.6.1 “道士,方士”和“Taoist,Priest”35-36
  • 2.6.2 “碧落,黄泉”和“Empyrean,Yellow Spring/Deepest place”36-38
  • 第三章 原诗和英译词语的汉英文化语义异同比较38-50
  • 3.1 原诗和译文词语的文化语义的对应关系38-44
  • 3.1.1 一致38-39
  • 3.1.2 部分一致39-41
  • 3.1.3 不同41-42
  • 3.1.4 缺失42-44
  • 3.2 原诗与译文产生不同文化语义的成因44-50
  • 3.2.1 不同的历史背景:封建专制与多民族融合44-45
  • 3.2.2 不同的宗教信仰:道教的盛行与基督教的广泛影响45-46
  • 3.2.3 不同的思维和文化心理:含蓄隐晦与直抒胸怀46-48
  • 3.2.4 不同的语言体系:对仗简略与自由完整48-50
  • 第四章 《长恨歌》词语汉英文化语义比较研究的实践意义50-54
  • 4.1 词汇文化语义比较与英语读者学习中国古诗50-51
  • 4.1.1 正确理解诗作文化涵义50-51
  • 4.1.2 深刻体会诗作语言背景51
  • 4.2 词汇文化语义比较与翻译51-54
  • 4.2.1 精准传达诗作文化词语52
  • 4.2.2 再现原诗文化意蕴52-54
  • 结论54-56
  • 附录56-67
  • Ⅰ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56-57
  • Ⅱ 翟理士译文57-62
  • Ⅲ 许渊冲译文62-67
  • 参考文献67-70
  • 致谢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春;;国俗语义学和《汉语国俗词典》[J];辞书研究;1991年06期

2 苏新春;文化词语词典的收词与释义[J];辞书研究;1995年05期

3 戴玉群;论诗歌翻译中的文化交流——评《长恨歌》的两种译本[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徐惠杰;;从互文性角度谈《长恨歌》英译[J];海外英语;2011年09期

5 宋永培;中国文化词汇学的基本特征[J];汉字文化;1990年02期

6 刘爱莲;中英文化差异与语义对比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白静;;从汉英语言差异看古诗英译中的变通问题——兼评《长恨歌》两种英译本[J];青年文学家;2009年09期

8 沐莘;试论英汉文化对比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1994年01期

9 潘文国;;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1期

10 叶伯泉;古诗今译的文化价值[J];诗探索;1997年02期


  本文关键词:《长恨歌》原诗和两种英译词语的文化语义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9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6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