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译者主体性视角看张爱玲中英自译小说
发布时间:2017-03-21 16:03
本文关键词:从译者主体性视角看张爱玲中英自译小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传统的翻译研究侧重对翻译策略,技巧以及翻译目的的研究,以原语为中心的翻译观确立了原文的不可动摇的权威地位,而翻译却被视为是对原文的简单模仿和再现。这种翻译观,忽略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译者在翻译研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带,成为了“隐形人”。 西方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之后,特别是阐释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之后,翻译理论家才开始越来越重视作为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主体之一—译者的重要性。译者从来不是不带任何特点和感情色彩的机器。在翻译的整个过程中,涉及到作者、译者和读者三个主体,而译者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主体。尽管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其主体性发挥。但是,译者在很多方面还是可以其相对的主动性,比如在挑选文本,对原文的理解和译语的重构等方面,译者的个人经历、思想感情、动机态度,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将不可避免的参与、融入其中。 张爱玲是中国20世纪杰出的作家,同时也是伟大的女性翻译家。她的很多作品被广泛研究,但是她的翻译作品和小说比起来,受关注较少,对其自译小说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张爱玲有为数众多的自译作品,而且其自译的风格也很有特色,本文从译者主体性的视角,来解读张爱玲的中英自译小说。在翻译过程中,要客观的看待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既不可以夸大,也不可以低估。 张爱玲的中英自译小说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首先,在文本选择上,译者享有充分的自由,张爱玲尝试了多种翻译活动,她也翻译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如《老人与海》,但是在她自己的作品中,只选择性的翻译了几部,这充分说明了译者在翻译文本选择上的主体性。对于翻译目的,自译和翻译不同。自译改变了以往翻译中“一仆二主”的翻译关系,使得翻译活动的读者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张爱玲具有较强的读者意识,为了使译文符合读者的期望,她时常会对原文进行修订和改正。最后,由于原语和译语在本质上的差异,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多处采用了增补或删减的翻译策略。译者在发挥主体性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受到来自文本、语言、文化的制约和影响。由此看出,张爱玲的白译小说是译者发挥主体性和各方面因素共同制约的结果。最后,得出结论,在翻译理论研究中,翻译理论建立和翻译策略研究应考虑译者主体性的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发挥主体性,同时也要深刻理解异质文化,并在翻译活动中,积极促进文化介入,消除文化隔阂,更好的促进文化交流。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张爱玲中英自译小说 彰显 制约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3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0-11
- 1.2 Research Purpose11
-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11
- 1.4 Research Questions11-12
- 1.5 Research Methodology12
- 1.6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2-13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3-18
- 2.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Eileen Chang and Her Self-translation13-14
- 2.2 Previous Study on Eileen Chang's Self-translation14-16
- 2.3 Research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Abroad16-17
- 2.4 Research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China17-18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18-24
- 3.1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Translator's Subjectivity18
- 3.2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18-20
- 3.3 Constraints on Tinslator's Subjectivity20-24
- Chapter Four Manifestation and Restriction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in Eileen Chang's Self-Translation24-50
- 4.1 The Choice of Source Text24-26
- 4.2 The Fulfillment of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26-28
- 4.3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28-44
- 4.4 Restrictions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Eileen Challg's C-E Self-1.1 translation44-50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50-56
- 5.1 Major Findings50-51
- 5.2 Implications51-53
-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53-56
- Bibliography56-58
- Acknowledgements58-59
- About the Author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娟;;论张爱玲小说的心理描写[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赵瑛瑛;论英汉互译中的增补翻译[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陈吉荣;;谈本位论观照之下的《金锁记》自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4 王晓莺;;张爱玲的中英自译:一个后殖民理论的视点[J];外国语文;2009年02期
5 孙致礼;译者的克己意识与创造意识[J];上海科技翻译;2000年01期
6 高宁;论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兼论翻译标准的设立原则[J];上海科技翻译;1997年01期
7 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J];中国翻译;2000年04期
8 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9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10 王东风;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J];中国翻译;200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若飞;张爱玲翻译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从译者主体性视角看张爱玲中英自译小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9897.html